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蘇軾的《趙成伯家有姝麗仆忝鄉人不肯開樽徒吟春雪謹》
全文:
繡簾朱戶未曾開,誰見梅花落鏡台。
試問高吟三十韻,何如低唱兩三杯。
莫嫌衰鬢聊相映,須得纖腰與共回。
知道文君隔青瑣,梁園賦客敢言才。
參考注釋
試問
(1).試著提出問題。試探性地問。《晉書·孫綽傳》:“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:‘君何如許?’” 唐 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張左》:“ 左 甚異之,試問所從來,叟但笑而不答。” 清 王夫之 《上蔡威函先生》詩:“白苹秋色里,試問採蓮津。”
(2).試著提出問題。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。 宋 蘇軾 《又和劉景文韻》:“試問壁間題字客,幾人不為看花來?” 清 李漁 《閒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構》:“試問當年作者,有一不肖之人、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?” 許地山 《危巢墜簡》:“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?”
(3).考問。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中·李邕》:“未幾辭去, 嶠 驚,試問奧篇隱帙,了辯如響, 嶠 嘆曰:‘子且名家!’”《宋史·選舉志三》:“諸正名學生有試問《景祐新書》者,諸判局闕而合差,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,無不屬於祕書。”《元史·選舉志一》:“以《通鑑節要》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,俟生員習學成效,出題試問,觀其所對精通者,量授官職。”
高吟
(1).高聲吟誦;高聲歌唱。《樂府詩集·雜曲歌辭二·傷歌行》:“佇立吐高吟,舒憤訴穹蒼。” 唐 鄭谷 《作尉鄠郊送進士潘為下第南歸》詩:“結綬位卑甘晚達,登龍心在且高吟。” 魯迅 《花邊文學·知了世界》:“螞蟻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,知了卻在枝頭高吟,一面還笑螞蟻俗。”
(2).高妙的吟唱。《文選·嵇康<琴賦>》:“慕 老童 於 騩 隅,欽 泰容 之高吟。” 劉良 註:“ 泰容 , 黃帝 樂師,故慕而欽之,以為高吟,而引清志也。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一:“昨日到大劇院,一見舊歌劇花露潤融,高吟沉抑。”
三十
(1).數詞。十的三倍。《詩·小雅·無羊》:“三十維物,爾牲則具。”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:“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。”
(2).指三十歲。《穀梁傳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丈夫三十而娶。”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戲贈麗人》詩:“自矜心所愛,三十侍中郎。” 唐 崔灝 《贈王威古》詩:“三十羽林將,出身常事邊。”
(3).指三十年。 唐 權德輿 《古興》詩:“人生大限雖百歲,就中三十稱一世。”
何如
(1) 如何,怎么樣
今日之事何如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誠好惡何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則何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(2)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
與其強攻,何如智取
低唱
輕柔地歌唱。 宋 蘇軾 《趙成伯家有麗人仆徒吟春雪美句次韻一笑》:“試問高吟三十韻,何如低唱兩三杯。” 元 薩都剌 《游西湖》詩之六:“水面夜深銀燭小, 越 娘低唱月生眉。”
兩三
幾個。表示少量。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九·相逢行》:“兄弟兩三人,中子為侍郎。” 唐 皎然 《舟行懷閻士和》詩:“相思一日在孤舟,空見歸雲兩三片。” 元 薩都剌 《秋詞》:“清夜空車出 建章 ,紫衣小隊兩三行。” 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一:“兩三個星期的工夫,他把腿溜出來了。”
蘇軾名句,趙成伯家有姝麗仆忝鄉人不肯開樽徒吟春雪謹名句
名句推薦
鏡或待磨拭,泉亦藉疏治
乾隆《 * 泉》
詩詞推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