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正覺的《游司真洞》
全文:
桃華濯錦春水寒,洞門窈窕玉勾欄。
三峰擁翠雲吞屋,九井揚波雪濺壇。
象帝先身元老語,穀神後事阿誰觀。
羽郎清瘦發半白,待乞安期五色丸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三峰
(1).三山峰。指 華山 之 蓮花 、 毛女 、 松檜 三山峰。 唐 陶翰 《望太華贈盧司倉》詩:“行吏到 西華 ,乃觀三峰壯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淚添九曲 黃河 溢,恨壓三峰 華岳 低。”
(2).三山峰。指 江蘇 三茅山 之 大茅 、 中茅 、 小茅 三山峰。 唐 陸龜蒙 《寄茅山何威儀》詩之二:“大小三峰次 九華 ,靈蹤今盡屬 何 家。”
(3). 華州 之代稱。《敦煌曲子詞·菩薩蠻》:“鑾駕在三峰,天同地不同。” 前蜀 韋莊 《秦婦吟》:“明朝曉至三峰路,百萬人家無一戶。”
翠雲
(1).碧雲。 漢 馮衍 《顯志賦》:“駟素虯而馳騁兮,乘翠雲而相佯。” 宋 曹勛 《綠頭鴨》詞:“喜雨薰泛景,翠雲低柳。”
(2).形容婦女頭髮烏黑濃密。 南唐 李煜 《菩薩蠻》詞:“拋枕翠雲光,繡衣聞異香。” 宋 柳永 《洞仙歌》:“記得翠雲偷翦,和鳴彩鳳于飛。”
九井
(1).九口井。 北周 庾信 《至老子廟應詔》詩:“三門臨 苦縣 ,九井對 靈谿 。” 倪璠 注引《括地誌》:“ 苦縣 在 亳州 谷陽縣 界,有 老子 宅及廟,廟中有九井尚存。”
(2).山名。在 安徽省 當塗縣 南。《明一統志·安徽太平府》:“ 九井山 在 太平府 城南一十里。山有九井,世傳 晉 桓溫 所鑿。《元和志》:‘ 殷仲文 九月九日,嘗從 溫 登 九井 賦詩。’”
揚波
(1).掀起波浪。《楚辭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與女游兮九河,衝風至兮水揚波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河水五》:“ 狄水 衍兮風揚波,船楫顛倒更相加。”
(2).比喻動亂。《文選·袁宏<三國名臣序贊>》:“洪飇扇海,二溟揚波。” 李善 註:“揚波,喻亂也。”
(3).喻情緒波動。 唐 韓愈 《高君畫贊》:“ 溫子 溫閒,骨氣委和,跡不舉物,心不揚波。”
釋正覺名句,游司真洞名句
名句推薦
日月金輪動,旃檀碧樹秋
楊德麟《題奉慈寺》
詩詞推薦
![三峰擁翠雲吞屋,九井揚波雪濺壇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