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柴望的《金陵秋賦別江壽翁》
全文:
憶向西風折翅歸,每忻黃*菊滿疎籬。
十書詣闕無知己,千里離家有路歧。
歲月易驚孤客夢,文章難比少年時。
荻花蘆葉休悽怨,自有新開竇桂枝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悽怨
猶哀怨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采菱歌》之三:“暌闊逢喧新,悽怨值妍華,秋心不可盪,春思亂如麻。”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夫妻事既可傷,文亦悽怨。” 宋 賀鑄 《羅敷歌》詞:“東亭南館逢迎地,幾醉紅裙,悽怨臨分,四疊《陽關》忍淚聞!”
哀怨。 唐 李紳 《悲善才》詩:“ 南譙 寂寞三春晚,有客彈弦獨悽怨。” 宋 吳坰 《五總志》:“鄰舟一男子,遇月色明朗,即倚檣而歌,聲極悽怨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水龍吟·題家繡山<停琴聽簫圖>》詞:“兩下衷情低按,者沉吟償他悽怨。”
猶哀怨。 唐 沉亞之 《湘中怨解》:“有彈弦鼓吹者,皆神仙娥眉,被服煙霓,裙袖皆廣長,其中一人起舞,含嚬悽怨。”
桂枝
(1).傳說月中有桂樹,因以“桂枝”指月。 唐 盧照鄰 《明月引》:“橫桂枝於西第,繞菱花於北堂。” 唐太宗 《遼城望月》詩:“魄滿桂枝圓,輪虧鏡彩缺。”
(2).“桂林一枝”的省言。喻登科及第。 唐 孟浩然 《送洗然弟進士舉》詩:“桂枝如已擢,早逐雁南飛。” 唐 司空曙 《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》詩:“欲歸江海尋山去,願報何人得桂枝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》詩:“無忘桂枝榮,舉酒一以送。” 元 楊弘道 《幽懷久不寫一首效韓子此日足可惜贈彥深》詩:“明年桂枝春,兄弟雙翱翔。”參見“ 桂林一枝 ”。
(3).中藥名。即肉桂。可作中藥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一·桂》﹝集解﹞引 陶弘景 曰:“單名桂者,即是牡桂,乃《爾雅》所謂侵木桂也。葉長尺許,花子皆與菌桂同,大小枝皮俱名牡桂,但大枝皮肉理粗。虛如木而肉少味薄,名曰木桂,亦云大桂,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,中心皺起,其味辛美,一名肉桂,亦名桂枝,一名桂心。出 融州 、 桂州 、 交州 ,甚良。”
(4).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。《後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步搖以黃金為山題,貫白珠為桂枝相繆。”
柴望名句,金陵秋賦別江壽翁名句
名句推薦
財物輕,怨何生。言語忍,忿自泯。
李毓秀《弟子規·出則弟》
詩詞推薦
![荻花蘆葉休悽怨,自有新開竇桂枝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