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如本的《偈》
全文:
久雨不晴,戊在丙丁。
通身泥水,露出眼睛。
且道是什麽眼睛,林間泥滑滑,時叫兩三聲。
參考注釋
且道
(1).猶言試想,試問。 宋 楊萬里 《酴醿》詩:“借令落盡仍香雪,且道開時是底花!” 宋 方岳 《如夢令·春思》詞:“春去,春去,且道乾卿何事?”
(2).猶言試看,且看。 宋 楊萬里 《題王季安佚老堂》詩之一:“是中卻有商量處,且道 青原 幾許高?” 宋 嚴參 《沁園春·吳仲明竹坡》詞:“休説龍吟,莫言鳳嘯,且道高標難勝渠。”
什麽
亦作“ 什末 ”。同“甚麼”。1.疑問代詞。表示疑問。《壇經·機緣品》:“師曰:‘汝曾作什麼來?’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公薦》:“ 奇章公 始來自 江 黃 間,置書囊於國東門,攜所業先詣二公…… 韓 始見題,而掩卷問之曰:‘且以拍板為什麼?’”《景德傳燈錄·法達禪師》:“祖又曰:‘汝名什麼?’對曰:‘名 法達 。’” 魯迅 《吶喊·藥》:“好香!你們吃什麼點心呀?” 李廣田 《<散文三十篇>序》:“若問這些文章到底有什末意義,勉強說,也不過是多少地反映了那箇舊社會的某些方面。”
2.疑問代詞。表示無須,不必。 唐 呂岩 《勸世》詩:“衣食隨緣,自然快樂;算是甚命,問什麼卜?!” 元 無名氏 《賺蒯通》第四折:“若是 漢 天子早把書明降, 韓元帥 免受人誣罔……我 蒯徹 也粧什麼風魔,使什麼伎倆!”如:你說呀,裝什麼啞巴!3.疑問代詞。虛指。表示不肯定的事物。 張天翼 《春風》:“於是河沿上走著的人聞到了一種什麼花香,還夾著一種腥味兒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這‘缺少了什麼似的’感覺,即使是時隱時現,可是總常在她心頭。”《朱自清文集·自序》:“用‘你我’做書名,沒有什末了不得的理由;至多只是因為這是近年來所寫較長的一篇罷了。” 郭小川 《在大沙漠中間》詩:“尊敬的讀者啊,我必須在這裡寫點什麼。”
4.疑問代詞。任指。表示無例外。 張天翼 《兒女們》二:“還有許多不安分的傢伙入了他們的伙,他們到處放火,把什麼都搶得精光。” 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十二:“什麼也不行,什麼也不會,自己只是個傻大黑粗的廢物!”
5.疑問代詞。任指。用於前後照應,表示前者決定後者。如:什麼地方種什麼莊稼,要根據自然條件而定。
6.疑問代詞。用於列舉,表示等等、之類的意思。 老舍 《龍鬚溝》第二幕:“小偷兒什麼的,差不離快斷了根!” 孫犁 《白洋淀紀事·女保管》:“她原是一個女短工,專給地主家拆洗衣服,侍候坐月子什麼的。”
7.疑問代詞。用於否定。表示不同意、不以為然。 魯迅 《吶喊·孔乙己》:“ 孔乙己 睜大眼睛說:‘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……’‘什麼清白!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 何 家的書,吊著打。’”如:什麼不知道,昨天我還提醒你來著。
8.疑問代詞。表示憤慨、不滿或驚訝。 魯迅 《野草·狗的駁詰》:“‘什麼!?’我氣憤了,覺得這是一個極端的侮辱。”如:擠什麼!按次序來。如:什麼!都九點了,咱們得馬上動身了。
眼睛
眼的通稱
泥滑滑
(1).竹雞的別名。因其鳴聲如此,故名。 宋 王安石 《送項判官》詩:“山鳥自呼泥滑滑,行人相對馬蕭蕭。”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禽二·竹雞》:“ 蜀 人呼為鷄頭鶻,南人呼為泥滑滑,因其聲也。”
(2).泥濘。 元 薩都剌 《道中漫興》詩之二:“竹溪泥滑滑,榕樹雨蕭蕭。” 明 高啟 《雨中閒臥》詩:“多少人愁泥滑滑,曉衝風雨客途中。” 朱自清 《外東消夏錄》:“那時節真所謂‘天街小雨潤如酥’,路相當好,有點泥滑滑,卻不致於‘行不得也哥哥’。”
三聲
舊指軍中用以傳令的金鼓、笳、鐸之聲。 銀雀山 漢 墓竹簡《孫臏兵法·十陣》:“三聲既全,五彩必具,辨吾號聲,知五旗。”
釋如本名句,偈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