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大觀的《偈頌五十一首》
全文:
淮雲慘澹,淮水枯竭。
徑山老子無言說,喝得岩崖成百裂,末後全提太親切。
笑不徹,哭不徹,憍梵缽提驚吐舌。
參考注釋
不徹
(1).不循常道。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天命不徹,我不敢傚我友自逸。” 毛 傳:“徹,道也。” 陳奐 傳疏:“不道……不循道而行。”
(2).不盡;不完。 元 無名氏 《漁樵記》第二折:“你看我似糞土之牆朽木材,斷然是捱不徹饑寒,禁不過氣惱。”
吐舌
(1).伸出舌頭。由內熱而引起的一種病狀。《漢書·丙吉傳》:“ 吉 前行,逢人逐牛,牛喘吐舌。”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正失·葉令祠》:“縣中牛皆流汗吐舌,而人無知者。”《醫宗金鑒·幼科雜病心法要訣·吐舌》:“吐長收緩名吐舌,皆是心經有熱成,面紅煩渴溺赤澀,瀉心導赤服即寧。”
(2).驚奇貌;驚恐貌。 唐 韓愈 《送窮文》:“言未畢,五鬼相與張眼吐舌,跳踉偃仆,抵掌頓腳,失笑相顧。” 明 都穆 《都公譚纂》卷上:“ 寧陽 乃下令:‘軍士有奪人財物者斬。’三軍皆吐舌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報應·孽報》:“ 道光 元年五月,忽染時疫,兄弟叔侄以及老少婦女接踵而死者,至十八人,僅存兩歲幼孩而已。聞者為之吐舌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回:“土老兒吐舌道:‘道臺!那還不曉得是個甚么行情呢!’”
(3).謂發言。 明 李贄 《與弱侯》:“僕何如人,敢吐舌於兄之傍乎?”
釋大觀名句,偈頌五十一首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