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張栻的《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》
全文:
披雲得新腴,煮泉聽松風。
香永味自真,不與余品同。
悠然泊莫留,歸來隱疎鍾。
念昔湘濱游,年年擷芳叢。
遲日照高嶺,新雷驚蟄龍。
落磑快先啜,鼓復欣策功。
夜燈紫筠窗,香生編簡中。
誰與共此樂,臭味有鄰翁。
朅來七里城,日月轉飛蓬。
山川豈不好,予憂日忡忡。
酌此差自*慰,思君復無窮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與共
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分開
榮辱與共
臭味
臭惡之氣味。《周禮·天官·內饔》“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” 漢 鄭玄 註:“腥臊羶香可食者,是別其不可食者,則所謂者皆臭味也。” 清 趙翼 《裙帶魚臭如醃鯗莪洲白門乃酷嗜詩以調之》:“臭味輼輬不可親,嗜痂偏作席間珍。”
(1).氣味。 漢 仲長統 《昌言下》:“性類純美,臭味芬香,孰有加此乎?” 宋 蘇軾 《題楊次公蕙》詩:“蕙本蘭之族,依然臭味同。”
(2).比喻志趣。 漢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親昭朋徒,臭味相與,大會而葬之。” 唐 元稹 《與吳端公崔院長五十韻》:“吾兄諳性靈, 崔子 同臭味。投此掛冠詞,一生還自恣。” 清 方苞 《贈潘幼石序》:“豈臭味之同,雖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?”
(3).比喻同類。《左傳·襄公八年》:“ 季武子 曰:‘誰敢哉!今譬於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’” 杜預 註:“言同類。” 唐 李百藥 《房彥謙碑》:“且復留連宴賞,提攜臭味,登山臨水,必動詠言。” 宋 蘇軾 《下財啟》:“夙緣契好,獲媾婚姻,顧門閥之雖微,恃臭味之不遠。”
張栻名句,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