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元稹的《遣病(自此通州後作)》
全文:
自古誰不死,不復記其名。
今年京城內,死者老少並。
獨孤才四十,仕宦方榮榮。
李三三十九,登朝有清聲。
趙昌八十餘,三擁大將旌。
為生信異異,之死同冥冥。
其家哭泣愛,一一無異情。
其類嗟嘆惜,各各無重輕。
萬齡龜菌等,一死天地平。
以此方我病,我病何足驚。
借如今日死,亦足了一生。
借使到百年,不知何所成。
況我早師佛,屋宅此身形。
舍彼復就此,去留何所縈。
前身為過跡,來世即前程。
但念行不息,豈憂無路行。
蛻骨龍不死,蛻皮蟬自鳴。
胡為神蛻體,此道人不明。
持謝愛朋友,寄之仁弟兄。
吟此可達觀,世言何足聽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蛻骨
(1).脫骨。《《初學記》卷三十引 三國 魏 曹植 《神龜賦》》:“虵折鱗於平皋,龍蛻骨於深谷。”蛻,一本作“ 脫 ”。 唐 李紳 《靈蛇見少林寺》詩:“已應蛻骨風雷後,豈效銜珠草莽閒。”
(2).靈魂升天后的骸骨。多用於道教徒。 宋 蘇軾 《昭靈侯廟碑》:“廟有穴五,往往見變異,出雲雨。或投器穴中,則見於池,而近歲有得蛻骨於池者,金聲玉質,輕重不常,今藏廟中。” 明 唐順之 《與姜編修廷善書》:“ 崇安 、 建陽 之間誠是仙靈窟宅,昔人蛻骨,在在有之。”
蛻皮
(1) 生物學名詞。節肢動物及部分爬蟲類在生長過程中,一次或多次脫去外皮的現象
(2) 蛇或其他蛻皮動物的皮;尤指蛻脫的皮
自鳴
自我表白;自我顯示。 唐 韓愈 《送孟東野序》:“抑將窮餓其身,思愁其心腸,而使自鳴其不幸邪?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兵部·兵部郎敘功》:“先外祖既不自鳴,言路亦無為稱薦者。” 梁啓超 《新史學·中國史學萃·論書法》:“吾壹不解夫 中國 之史家,果據何主義,以衡量天下古今事物,而敢囂囂然以書法自鳴也。”
元稹名句,遣病(自此通州後作)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