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蜀翁的《送熊退齋歸武夷》
全文:
君居建州溪,我住東浙尾。
邂逅入壺山,於今幾寒暑。
平生譚理道,涉獵頗自喜。
考擊到精玄,我膚君骨髓。
君學有根源,君文有規矩。
寸步履平實,不知虛浮語。
禮廢彝倫斁,聾盲數百載。
紫陽當日心,誰復為鼓舞。
氣運未回天,人力不能起。
終焉終久功,或慰賓士苦。
讀書要適用,行過言猶恥。
架空累萬辭,先儒已坐此。
觀君治教篇,農學相資倚。
以茲行吾志,萬物當得所。
奈何人理繆,痛哉時不與。
君去將安之,波浪更風雨。
武夷高且深,櫂歌聲未已。
朝夕足夷猶,尚友朱夫子。
他年見鰲峰,勢與此山擬。
了卻未完書,相逢定何許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平生
(1) 終身;一生
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並序)》
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
(2) 向來;素來
他平生是很勤儉的
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,是吾不是處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理道
(1).道理;理法。 漢 徐幹 《中論·修本》:“人心莫不有理道,至乎用之則異矣,或用乎己,或用乎人。” 宋 李心傳 《建炎以來繫年要錄·建炎三年四月》:“今陛下還宮已數日,將士直突呼叫,入至殿門,誠為不知理道。” 嚴復 《論世變之亟》:“ 中國 理道與西法最相似者,曰恕,曰絜矩。”
(2).理政之道。 唐 韓偓 《朝退書懷》詩:“孜孜莫患勞心力,富國安民理道長。”《舊五代史·世襲傳二·錢鏐》:“﹝ 錢鏐 ﹞迨於晚歲,方愛人下士,留心理道,數十年間,時甚歸美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夙慧》:“ 開元 初,上留心理道,革去弊訛。”
(3).指文章的義理。 唐 白居易 《與元九書》:“每讀書史,多求理道;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。” 宋 趙彥衛 《雲麓漫鈔》卷十:“文士輕薄不顧理道,有甚害義者。” 明 李東陽 《送畢驗封充淮府冊封副使》詩序:“文學足以考據理道,才略足以酬應事變。” 清 梅曾亮 《<太乙舟山房文集>序》:“﹝ 陳公 ﹞為古文學,得於 桐城 姚姬傳 先生;扶植理道,寬朴博雅。”
涉獵
(1) 粗略地閱讀;瀏覽。不深入鑽研
涉獵書記,不能為醇儒。——《漢書·賈山傳》
涉獵甚廣
有的只要稍加涉獵即可
諸子及經史多所涉獵。——明· 顧炎武《復庵記》
(2) 稍加探究
涉獵一下考古學
自喜
亦作“ 自熹 ”。亦作“ 自憙 ”。1.自樂;自我欣賞。《莊子·秋水》:“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盡在己。”《漢書·佞幸傳·董賢》:“為人美麗自喜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中國地質略論》:“吾以之自熹,吾以之自*慰。”
(2).自己愛好。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 吳起 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。”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遇之有禮,故羣臣自憙。” 顏師古 註:“憙,好也,好為志氣也。”《後漢書·公孫述傳論》:“ 述 雖為 漢 吏,無所憑資,徒以文俗自憙,遂能集其志計。”《金史·王晦傳》:“ 王晦 字 子明 , 澤州 高平 人。少負氣自憙,常慕 張詠 之為人。”
蜀翁名句,送熊退齋歸武夷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