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鼓三四隻,村酤一兩瓶

楊萬里夏夜露坐二首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楊萬里的《夏夜露坐二首》

全文:
山翠都成黑,天黃忽復青。
月肥過半璧,雲瘦不遮星。
瓦鼓三四隻,村酤一兩瓶
人皆笑我醉,我獨笑渠醒。

楊萬里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瓦鼓

(1).陶製樂器。《周禮·秋官·壺涿氏》“以炮土之鼓敺之” 漢 鄭玄 註:“炮土之鼓,瓦鼓也。” 宋 孔武仲 《堤下》詩:“堤下人家喧笑語,高揭青簾椎瓦鼓。” 明 楊慎 《送余學官歸羅江》詩:“ 豆子山 ,打瓦鼓。”

(2).陶製坐具,其形如鼓。也稱瓷墩。 宋 楊萬里 《觀魚》詩:“老夫不奈熱,跣足坐瓦鼓。”

三四

(1).猶言再三再四。《北齊書·崔邏傳》:“握手殷勤,至於三四。”

(2).表示為數不多。 宋 歐陽修 《歸自謠》詞:“春艷艷,江上晚山三四點。”

村酤

亦作“ 村沽 ”。村酒。 唐 虛中 《贈秀才》詩:“誰解伊人趣,村沽對鬱陶。” 宋 蘇轍 《文氏外孫入村收麥》詩:“急炊大麰償飢乏,多博村酤勞苦辛。” 宋 陸游 《春晚雜興》詩之四:“山茗封青箬,村酤坼赤泥。”

一兩

(1).計量單位。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,十六兩為一斤。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,一兩為十錢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十二銖而當半兩,衡有左右,因倍之,故二十四銖為一兩。” 漢 劉向 《說苑·辨物》:“十六黍為一豆,六豆為一銖,二十四銖重一兩,十六兩為一斤。”《宋史·律曆志一》:“一兩者,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。”

(2).古代布帛,以古尺二丈為一端,二端為一兩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六年》“以幣錦二兩,縛一如瑱,適 齊 師” 晉 杜預 註:“二丈為一端,二端為一兩,匹也。”《周禮·地官·媒氏》“凡嫁子娶妻,入幣純帛,無過五兩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古者二端相向卷之,共為一兩。”

(3).猶一雙。 明 劉績 《憶原上人》詩:“一兩棕鞋八尺藤,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。”

(4).指少數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華佗傳》:“若當灸,不過一兩處,每處不過七八壯,病亦應除。”《晉書·紀瞻傳》:“然失之者億萬,得之者一兩耳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誰敢望‘請’,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。” 老舍 《正紅旗下》二:“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。”

一輛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“牛車千兩” 唐 張守節 正義:“車一乘為一兩。”

楊萬里名句,夏夜露坐二首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次韻朴侄見寄

    李處權宋代〕鼙鼓聲中老戰塵,故山歸夢月三更。交情咄咄渾無寐,學古悠悠浪得名。鰲禁未容追世職,熊轓何足語官榮。阿鹹
  • 金陵雜興二百首

    蘇泂宋代〕江鷗野鴨自保社,黑黑白白斗分明。東邊唼唼西邊舞,安得吾身似汝輕。
  • 憶桐廬二女

    仇遠宋代〕子婦生來願有家,耕桑隨分各生涯。誰知我輩鍾情處,看過桃花看藕花。
    瓦鼓三四隻,村酤一兩瓶 詩詞名句
  • 即事

    乾隆清代〕即事弗拘題,所遇皆可詠。夜雨曉漸稀,朝風午欲定。當其風雨時,黃頭心固怲。農父順帆舟,亦豈無欣慶。事蓋
  • 送永嘉祖意禪人

    釋智愚宋代〕識得祖師端的意,迢迢千里扣知音。當機一喝忘情謂,歸興猶如虎出林。
    瓦鼓三四隻,村酤一兩瓶 詩詞名句
  • 乾隆清代〕靉靅彌空宇,不知雲所生。已喜日御韜,便望春膏零。邇來憑輕輿,在在見新耕。脈土多含潤,無妨數日晴。豫時
  • 送崔侍御往容州宣慰

    郎士元唐代〕秦原獨立望湘川,擊隼南飛向楚天。奉詔不言空問俗,清時因得訪遺賢。荊門曉色兼梅雨,桂水春風過客船。疇昔
  • 澄霽樓口號

    乾隆清代〕方幸今年若雨暘,秋霖邇覺略綿長。樓登澄霽非攬景,副實循名願不遑。
  • 內河·其一

    李叔與宋代〕短篷邀我到常州,入郭猶如野渡頭。忽有畫橋楊柳岸,柳中依約見青樓。
  • 次九弟韻

    李彭宋代〕觀山如觀畫,入眼詩輒進。厭則收卷之,去留情不吝。老境喜平夷,落紙風雨迅。誰能肝賢愁,虛名媒疾疢。屬聞
瓦鼓三四隻,村酤一兩瓶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