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李劉的《壽翁權縣》
全文:
昴宿騰輝落建溪,鴛鴻兄弟步雲梯。
暫收鸞翼來棲棘,聊鼓牛刀為割雞。
三月鳴琴初布政,萬家磨石擬鐫題。
情知百里難淹驥,行看天書下紫泥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情知
深知;明知。 唐 駱賓王 《艷*情代郭氏答盧照鄰》詩:“情知唾井終無理,情知覆水也難收,不復下山能借問,更向 盧 家字 莫愁 。” 宋 辛棄疾 《鷓鴣天》詞:“情知已被山遮斷,頻倚欄乾不自由。” 趙樹理 《實幹家潘永福》:“見有個通房後廁所的小門,情知是從這小門裡跑了。”亦作“ 情知道 ”。 宋 柳永 《傾杯樂》詞:“情知道,世人難使皓月長圜,彩雲鎮聚。”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行看
(1).且看。 唐 韓愈 《郴州祈雨》詩:“行看五馬入,蕭颯已隨軒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才俊登程》:“行看取,朝 紫宸 , 鳳池 鰲禁聽絲綸。”取,得。助詞。
(2).復看,又看。 唐 賈島 《送去華法師》詩:“默聽鴻聲盡,行看葉影飛。”
天書
(1) 天上神仙寫的書或信(迷信)
對我來說,這本書就跟天書一樣難懂
(2) 比喻難認的文字或難懂的文章
這封信字太潦草,像天書似的
(3) 古代帝王的詔書
紫泥
古人以泥封書信,泥上蓋印。皇帝詔書則用紫泥。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“奉 高皇帝 璽綬” 李賢 注引 漢 蔡邕 《獨斷》:“皇帝六璽,皆玉螭虎紐……皆以 武都 紫泥封之。” 唐 楊炯 《崇文館宴集詩序》:“封紫泥於璽禁,傳墨令於銀書。” 宋 趙彥衛 《雲麓漫鈔》卷十二:“古印文作白字,蓋用以印泥,紫泥封詔是也。”後即以指詔書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為始興王讓儀同表》:“徒塵翠渥,方降紫泥,以茲上令,用隔下情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代書一百韻寄微之》:“恩隨紫泥降,名向白麻披。” 清 吳偉業 《九峰草堂歌》:“紫泥欲下早蟬蛻,掉頭不肯隨東封。”
李劉名句,壽翁權縣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