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范祖禹的《答孫莘老病中寄謝諸同舍》
全文:
言有逆耳忠,藥有苦口利。
康強本危慮,憂患生逸意。
先生蹈周孔,陋巷樂仁義。
新命登諫垣,四方想平治。
舞雩逐清爽,伏枕送炎熾。
作詩存警戒,教告在同志。
蒼生系正人,丹扆渴高議。
矧當敷經訓,勸講日嚴侍。
桓榮大師尊,鄭公三鑒備。
天衢進方亨,王路坦無陂。
告猷補袞職,正色伏蒲地。
陽城可以起,醇酒毋數醉。
參考注釋
蒼生
(1).草木叢生之處。《書·益稷》:“帝光天之下,至於海隅蒼生。” 孔 傳:“光天之下,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,言所及廣遠。”
(2).指百姓。《文選·史岑<出師頌>》:“蒼生更始,朔風變律。” 劉良 註:“蒼生,百姓也。” 唐 杜甫 《行次昭陵》詩:“往者災猶降,蒼生喘未蘇。” 明 楊慎 《李光弼中潬之戰》:“儒者紙上之語,使之當國,豈不誤蒼生乎?” 鄒韜奮 《經歷》三二:“有害盡蒼生的黨,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。”
(3).罵落第秀才的話。 宋 無名氏 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三五出:“狀元真大才,衙門面向兩扇開。你還不曾會讀書,蒼生還相見,休要來。”
正人
(1).正直的人;正派的人。《書·冏命》:“小大之臣,鹹懷忠良,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其左右侍御僕從無非中正之人。”《後漢書·桓譚傳》:“刑罰不能加無罪,邪枉不能勝正人。” 唐 司空圖 《爭名》詩:“窮辱未甘英氣阻,乖疏還有正人知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是個敗類,縱然勢焰薰天,他看見也同泥豬瓦狗;遇見正人,任是貧寒求乞,他愛的也同威鳳祥麟。” 謝覺哉 《從紀念杜甫想起的》:“統治階級仇視正人,從古到今是一樣的。”
(2).指嫡系親屬。《紅樓夢》第五五回:“﹝三姑娘﹞心裡嘴裡都也來得,又是咱家的正人,太太又疼他……如今他既有這主意,正該和他協同,大家做個膀臂,我也不孤不獨了。”
(3).做官長的人。《書·康誥》:“惟厥正人,越小臣諸節。” 孫星衍 疏:“正人者……即上文政人。” 王引之 《經義述聞·尚書上》:“正,長也,為長之人。” 唐 杜甫 《同元使君舂陵行》詩:“乃知正人意,不苟飛長纓。”
丹扆
丹屏。亦借指君王。 南朝 梁元帝 《上忠臣傳表》:“春詩秋禮,早蒙丹扆之訓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辭接續支俸札子》:“自爾日望痊平,入覲丹扆,面陳至誠,庶得極竭。” 明 劉基 《感興》詩:“惆悵無人奏丹扆,側身長望涕滂沱。”
高議
(1).高明的議論。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“ 齊 人見 田駢 ,曰:‘聞先生高議,設為不宦,而願為役。’” 唐 杜甫 《寄柏學士林居》詩:“幾時高議排 金門 ,各使蒼生有環堵。” 唐 韓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》詩:“高議參造化,清文煥皇猷。”
(2).指大發議論。《六韜·上賢》:“博聞辨詞,虛論高議,以為容美,窮居靜處,而誹時俗,此奸人也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詣建平王上書》:“次則結綬 金馬 之庭,高議 雲臺 之上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與朱氏書》:“京師交遊,慎於高議。”
范祖禹名句,答孫莘老病中寄謝諸同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