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五邁的《送族侄千里歸漳浦》
全文:
吾宗居漳濱,枌社足不到。
迫歲攜琴書,迢迢以謁告。
草木同臭味,水火隨濕燥。
行色念辛酸,開樽勤燕勞。
葭管陽方升,凌室冰新破。
語言頗有味,知子為跨灶。
日暮望白雲。
江頭裡歸拖。
別我乞贈言,求以為宗好。
謝安自薦玄,杜字每念佐。
子真玄佐流,我譽不為過。
惟學無他逵,損益在勤惰。
我昔少年日,螢雪功自課。
哎肝綴文詞,懸膽警坐臥。
甑寒心自憐,筆凍指欲墮。
牛羊事芻牧,鴻雁謀粱稻。
慈親日待養,一第天所報。
願子繼自今,書田深種播。
定力要堅持,居安謹無躁。
青雲信有梯,我已為前導。
後來當有人,袞袞如響和。
洗耳候凱音,嘉節迫吹帽。
呼童辦楮英,為子征西賀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洗耳
(1).表示厭聞污濁之聲。《孟子·盡心上》“古之賢士,何獨不然” 漢 趙岐 註:“樂道守志,若 許由 洗耳,可謂忘人之勢矣。” 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許由》:“ 堯 讓天下於 許由 ……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嶽 潁水 之陽, 箕山 之下,終身無經天下色。 堯 又召為九州長, 由 不欲聞之,洗耳於 潁水 濱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十:“﹝ 李建勛 ﹞嘗畜一玉磬,尺餘,以沉香節安柄,叩之,聲極清越。客有談及猥俗之語者,則擊玉磬數聲於耳。客或問之,對曰:‘聊代洗耳。’” 清 顧炎武 《寄次耕時被薦在燕中》詩:“洗耳 苕水 濱,叩舷歌《採菱》。”
(2).形容專心地、恭敬地傾聽。 宋 王邁 《送族侄千里歸漳浦》詩:“洗耳候凱音,嘉節迫吹帽。” 元 周權 《秋霽》詩:“酒醒誰鼓《松風操》,炷罷爐熏洗耳聽。” 清 李漁 《巧團圓·得妻》:“如今細説一番,待小生洗耳聽者。”
嘉節
美好的節日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冬至獻襪頌表》:“千載昌期,一陽嘉節,四方交泰,萬物昭蘇。”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霜風破佳菊,嘉節迫吹帽。” 清 周亮工 《除夕向芝麓借書守歲用七十老人朱靜一韻》之一:“老友 定山 殘衲子,嘉節念客不為歡。”
吹帽
《晉書·孟嘉傳》:“九月九日, 溫 ( 桓溫 )燕 龍山 ,僚佐畢集,時佐吏並著戎服,有風至,吹 嘉 帽墮落, 嘉 不之覺。”後以“吹帽”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。 唐 杜甫 《九日藍田崔氏莊》詩:“羞將短髮還吹帽,笑倩旁人為正冠。”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霜風破佳菊,嘉節迫吹帽。” 宋 柳永 《玉蝴蝶·重陽》詞:“良儔,西風吹帽,東籬攜酒,共結歡游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九日》詩:“吹帽他時興,登臺此日情。”
五邁名句,送族侄千里歸漳浦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