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王周的《自喻》
全文:
予念天之生,生本空疏器。
五歲稟慈訓,憤悱讀書志。
七歲辨聲律,勤苦會詩賦。
九歲執公卷,倜儻乾名意。
乞薦鄉老書,幸會春官試。
折桂愧巍峨,依蓮何氣味。
性拙絕不佞,才短無餘地。
前年會知己,薦章實非據。
寧見民說平,空荷君恩寄。
瞿唐抵巴渝,往來名攬轡。
孤舟一水中,艱險實可畏。
群操百丈牽,臨難無苟避。
濆向江底發,水在石中沸。
槌鼓稱打寬,系紉呼下緯。
善惡胡可分,死生何足諱。
騎衡與垂堂,非不知前喻。
臨淵與履冰,非不知深慮。
我今縻搢紳,善地誰人致。
城狐與社鼠,巧佞誰從庇。
奴顏與婢膝,醜直誰從媚。
妻兒夐限越,容顏幾憔悴。
致身霄漢人,呃嚱盡賢智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聲律
(1).五聲六律。指音樂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 漢 興,樂家有 制氏 ,以雅樂聲律世世在太樂官。”《南齊書·臨川獻王映傳》:“ 映 善騎射,解聲律。”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逸文》:“ 周 衰, 鄭 衛 之音作,《詩》之聲律廢也。”
(2).指語言文字的聲韻格律。 南朝 齊 周顒 《重答張長史書》:“佛教所以義奪情靈,言詭聲律,蓋謂即色非有,故檀絶於羣家耳。” 五代 王周 《自喻》詩:“七歲辨聲律,勤苦會詩賦。” 宋 蘇軾 《眉州遠景樓記》:“始朝廷以聲律取士,而 天聖 以前學者猶襲 五代 文弊,獨吾州之士,通經學古,以 西漢 文詞為宗師。” 王力 《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》:“ 中國 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,主要是兩件事:第一是對偶,第二是聲律。”
苦會
很會。 宋 無名氏 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一出:“彈絲品竹,那堪吟月與嘲風,苦會插科使砌,何吝搽灰抹土,歌笑滿堂中。”
詩賦
(1).詩和賦。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何必歌詠詩賦,可以揚君哉,愚竊惑焉。”《陳書·文學傳·陰鏗》:“幼聰慧,五歲能誦詩賦,日千言。” 清 顧炎武 《<音學五書>序》:“下及 唐 代,以詩賦取士,其韻一以 陸法言 《切韻》為準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“就是去歲宗師考取貴府二十七州縣的詩賦首卷 杜先生 ?”
(2).指雅樂。《楚辭·大招》:“二八接舞,投詩賦只。” 王逸 註:“詩賦,雅樂也。古者以琴瑟歌詩賦為雅樂,《關雎》、《鹿鳴》是也。言有美女十六人聯接而舞,發聲舉足與詩雅相合,且有節度也。”
王周名句,自喻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