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呂祖謙的《送喻叔奇通判會稽》
全文:
鳴騶前日餞出使,椎鼓今日送作州。
會稽別駕官尚薄,道傍羨者何其稠。
版輿有親餘九十,東南之美供甘柔。
先春鑄牙入午啜,破臘箭茁充晨羞。
況復詩壇執牛耳,所至風月相獻酬。
千岩萬壑遍題品,會有采者人名遒。
參考注釋
鳴騶
古代隨從顯貴出行並傳呼喝道的騎卒。有時借指顯貴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及其鳴騶入谷,鶴書起隴,形馳魄散,志變神動。” 唐 高適 《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》:“歌謡隨舉扇,旌旆逐鳴騶。” 清 曹寅 《雨中和漁村韻》:“不掃春廳雪,鳴騶罷往來。”
前日
前天,昨天的前一天
招前日賓客。——清· 侯方域《壯悔堂文集》
出使
帶著使命出訪外國或長駐國外
椎鼓
擊鼓。《東觀漢記·光武紀》:“傳吏方進食,從者飢,爭奪之。傳吏疑其偽,乃椎鼓數十通。” 唐 杜甫 《黃河》詩之一:“ 黃河 北岸 海西軍 ,椎鼓鳴鐘天下聞。”
今日
(1).本日;今天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長矣。” 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序》:“今日有書至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四五回:“ 楊雄 道:‘兄弟何故今日見外?有的話,但説不妨。’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 華忠 説:‘今日趕不到的;他連夜走,也得明日早上來。’”
(2).目前;現在。《穀梁傳·僖公五年》:“今日亡 虢 ,而明日亡 虞 矣。” 唐 駱賓王 《為徐敬業討武曌檄》:“請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誰家之天下?” 清 黃遵憲 《台灣行》:“今日之政民為主,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!” 丁玲 《韋護》第一章:“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、有智識的婦女。”
呂祖謙名句,送喻叔奇通判會稽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