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造的《傅商卿借鵝》
全文:
吾家水豢慣秋春,谷飼欄棲又一新。
友義何須換鵝帖,鄰牆防有嗾獒人。
眠沙泛渚期它日,問俗充庖戒未仁。
酬我質劑當倍稱,學書還復慰清真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質劑
古代貿易券契質和劑的並稱。長券叫質,用以購買馬牛之屬;短券叫劑,用以購買兵器珍異之物。後世的契約本此。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“七曰聽賣買以質劑。” 鄭玄 註:“質劑,兩書一札,同而別之,長曰質,短曰劑。傅別、質劑,皆今之券書也。”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質劑平而交易,刀布貿而無筭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泉江三地名》:“考之業主之質劑,則地名皆信然。” 梁啓超 《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》:“銀行質劑之制度興起,且徧及於諸地也。”一說,為評定物價的文書。參閱《周禮·地官·質人》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。
倍稱
加倍償還,借一還二。《漢書·食貨志上》:“當具有者半賈而賣,亡者取倍稱之息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取一償二為倍稱。” 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多方相濟,委曲相通,倍稱之息,由此而得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王大》:“昔日富豪以倍稱之息,折奪良家子女,人無敢言者。”
學書
(1).讀書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 項籍 少時,學書不成,去,學劍,又不成。”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年十三學書,三冬文史足用。”
(2).學習寫字。《南史·隱逸傳下·徐伯珍》:“ 伯珍 少孤貧,學書無紙,常以竹箭、箬葉、甘蕉及地上學書。” 宋 曾鞏 《墨池記》:“ 羲之 嘗慕 張芝 ,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。” 宋 陸游 《喜小兒輩到行在》詩:“ 阿綱 學書蚓滿幅, 阿繪 學語鶯囀木。” 元 楊維楨 《又湖州作》詩之四:“得句時過 張外史 ,學書不讓 管夫人 。”參見“ 學字 ”。
還復
(1).返回,復歸。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:“豪 靡忘 使人來言:‘願得還復故地。’”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下》:“今國有眾軍,並多精勇,宜且罷輕車、騎士、材官、樓船士及軍假吏,令還復民伍。”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“ 楚子 使 薳射 城 州屈 ,復 茄 人焉” 晉 杜預 註:“還復 茄 人於 州屈 。”
(2).回復;恢復。《後漢書·獻帝紀》:“詔除 光熹 、 昭寧 、 永漢 三號,還復 中平 六年。”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》:“使發其國之時並童稚,至京師鬚皆白。及還至 燃丘 ,容貌還復少壯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藍摩國》:“太子解其上服,授與獵人。獵人得已,還復天身,持所得衣,凌虛而去。”
(3).反覆,接連。《荀子·宥坐》:“ 子貢 觀於 魯 廟之北堂,出而問於 孔子 曰:‘鄉者, 賜 觀於太廟之北堂,吾亦未輟,還復瞻被,九蓋皆繼;被有説邪?匠過絶邪?’”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所過發奔命兵,移檄邊部,共擊 邯鄲 ,郡縣還復回響。”
(4).仍然。《宋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:“郡將候 潛, ,值其酒熟,取頭上葛巾漉酒,畢,還復著之。” 隋 薛道衡 《豫章行》:“偏訝思君無限極,欲罷欲忘還復憶。” 明 劉基 《遣興》詩之四:“飛蚊何營營,繞鬢鳴相煎。拍之不勝多,揮去還復前。”
(5).用在問句里,表示選擇。猶還是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三:“不知 魏公 是有此夢,還復一時用兵托為此説?”
清真
(1) 純真樸素
清真寡慾
(2) 真實自然
文貴清真
(3) 明清時,中國伊*斯*蘭教學者介紹該教教義,曾用“清淨無染”、“真主原有獨真,謂之清真”等語,稱頌該教崇奉的真主。故稱伊*斯*蘭教為清真教,寺曰清真寺
清真寺
陳造名句,傅商卿借鵝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