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溫庭筠的《夜宴謠》
全文:
長釵墜發雙蜻蜓,碧盡山斜開畫屏。
虬須公子五侯客,一飲千鍾如建瓴。
鸞咽奼唱圓無節,眉斂湘煙袖回雪。
清夜恩情四座同,莫令溝水東西別。
亭亭蠟淚香珠殘,暗露曉風羅幕寒。
飄颻戟帶儼相次,二十四枝龍畫竿。
裂管縈弦共繁曲,芳樽細浪傾春醁。
高樓客散杏花多,脈脈新蟾如瞪目。
參考注釋
飄颻
(1).風吹貌。《文選·班彪<北征賦>》:「風猋發以飄颻兮,谷水漼以揚波。」 劉良 註:「飄颻,風馳皃。」 晉 傅玄 《雜詩》:「清風何飄颻,微月出西方。」 明 何景明 《落葉哀蟬曲》:「涼風飄颻兮吹玉階,秋葉颯兮鳴蟬哀。」
(2).飄蕩;飛揚。 漢 邊讓 《章華台賦》:「羅衣飄颻,組綺繽紛。」 唐 武元衡 《寓興呈崔員外諸公》詩:「三月楊花飛滿空,飄颻十里雪如風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七回:「滿園裡綉帶飄颻,花枝招展。」
(3).形容動盪、起伏。 晉 陶潛 《閒情賦》:「思宵夢以從之,神飄颻而不安。」 唐 歐陽詹 《二公亭記》:「又釣人飄颻於左右,游禽出沒乎前後。」《明史·俞通海傳》:「有頃,六舟繞敵艦出,飄颻若游龍。」
(4).搖動;晃動。 唐 韓愈 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詩:「所餘十九齒,飄颻盡浮危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七七回:「﹝ 行者 ﹞即抽身跳在寶殿尋時,忽見光彩飄颻。」
(5).飛翔貌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四十:「焉得凌霄翼,飄颻登雲湄。」 唐 元友直 《小苑春望宮池柳色》詩:「繼續游蜂聚,飄颻戲蝶輕。」 宋 歐陽修 范仲淹 等《鶴聯句》:「頡頏紫霄垠,飄颻滄浪潯。」
(6).形容舉止輕盈、灑脫。 唐 柳泌 《玉清行》:「照徹聖姿嚴,飄颻神步徐。」 明 梁辰魚 《好事近·寄懷》套曲:「花館貯多嬌,冠當筵風度飄颻,纖歌飛處,柳外乳鶯春曉。」 明 無名氏 《贈書記·掃塋遘俠》:「看他丰姿出羣,飄颻韻生,我琳瑯觸目今何幸。」
(7).流落;飄泊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關羽傳》「共至 夏口 」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《蜀記》:「 羽 勸 備 殺公, 備 不從。及至 夏口 ,飄颻 江 渚, 羽 怒曰:『往日獵中,若從 羽 言,可無今日之困。』」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櫂歌行》:「羈客離嬰時,飄颻無定所。」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煎茶》:「郎年少,自分離;孤身何處飄颻。」
(8).形容馳思高遠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辭義》:「夫文章之體,尤難詳賞……明飄颻之細巧,蔽於沉深之弘邃也。」 唐 韋應物 《橫吹曲辭·長安道》:「麗人綺閣情飄颻,頭上鴛釵雙翠翹。」 清 劉大櫆 《海門鮑君墓志銘》:「蓋君之天才鴻麗,山峙泉涌,放恣飄颻,極馳騖之能,不勞紀律部伍,而自中於法度。」
(9).遙遠貌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經陳思王墓詩》:「飄颻 河 朔遠,颭飇颶風鳴。」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「邊庭飄颻那可度,絶域蒼茫無所有。」
(10).指縹渺貌。 唐 韋應物 《燕李錄事》詩:「近臣零落今誰在,仙駕飄颻不可期。」
戟帶
系在戟上的帶子。 唐 溫庭筠 《夜宴謠》:「飄飄戟帶儼相次,二十四枝龍畫竿。」
相次
(1).亦作「 相佽 」。依為次第;相繼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畫繢》:「畫繢之事,雜五色,青與白相次也,赤與黑相次也,玄與黃相次也。」 鄭玄 註:「此言畫繢六色所象,及布采之第次。」 唐 劉言史 《北原情》詩之二:「城中人不絶,哀輓相次行。」 宋 真德秀 《跋石鼓挽章祭文後》:「間相與道初元時事,往往語未終,輒相佽悽然,泣數行下。」《明史·方國珍傳》:「 國珍 率所部遁入海,追敗之 盤嶼 ,其部將相次降。」
(2).將近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志誠張主管》:「相次二更,見一輪明月,正照著當空。」《警世通言·萬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「 陶鐵僧 拽開腳出門去,相次到 五裡頭 ,獨自行。」
二十四
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,又稱「二十四氣」,因以「二十四」作為「 氣 」的歇後語。氣,生氣。《金*瓶*梅詞話》第五三回:「莫不道我昨夜去了,大娘有些二十四麼?」
龍畫竿
天子儀仗隊所執之戟。 唐 溫庭筠 《夜宴謠》:「飄飄戟帶儼相次,二十四枝龍畫竿。」 曾益 箋註:「《典略》:天子戟二十有四。」
溫庭筠名句,夜宴謠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