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劉子翬的《法石見李漢老參政》
全文:
我識今朝李翰林,十年隔絕飛寸心。
素書每逢雙鯉得,雲路欲倚長梯尋。
翰林昔參建炎政,想見中興人物盛。
方圓齟齬不足論,角巾雅有江湖興。
玉堂草詔褫凶魄,丹陸陳謨發天聽。
介圭便合趣公還,只今密勿才稀並。
自憐隨牒東南奔,假道因得登龍門。
怪余髯面益老矣,一笑問勞情彌敦。
僧坊蕭蕭遠闤闠,豈料飄零獲清對。
牛行尚憶王相宅,曩日交遊幾人在。
濁酒青燈夢寐間,九州西海煙塵內。
區區王事今有程,暫見復別難為情。
長亭喚馬一淒斷,璧月曉墮桐花城。
參考注釋
玉堂
(1).玉飾的殿堂。亦為宮殿的美稱。 戰國 楚 宋玉 《風賦》:“然後倘佯中庭,北上玉堂,躋於羅帷,經於洞房,迺得為大王之風也。”《韓非子·守道》:“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。” 漢 劉向 《九嘆·逢紛》:“芙蓉蓋而菱華車兮,紫貝闕而玉堂。” 晉 孫綽 《游天台山賦》:“朱閣玲瓏於林間,玉堂陰映於高隅。”
(2). 漢 宮殿名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於是作 建章 宮……其南有 玉堂 、 璧門 、 大鳥 之屬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漢武故事》:“ 玉堂 基與 未央 前殿等,去地十二丈。”《東觀漢記·孝沖皇帝紀》:“ 永嘉 元年春正月,帝崩於 玉堂 前殿。”
(3).泛指宮殿。 唐 杜甫 《進雕賦表》:“令 賈馬 之徒,得排金門,上玉堂者甚眾矣。”
(4).官署名。 漢 侍中有玉堂署, 宋 以後翰林院亦稱玉堂。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過隨眾賢待詔,食太官,衣御府,久污玉堂之署。” 顏師古 註:“ 玉堂殿 在 未央宮 。” 王先謙 補註引 何焯 曰:“ 漢 時待詔於 玉堂殿 , 唐 時待詔於翰林院,至 宋 以後,翰林遂並蒙玉堂之號。”《宋史·蘇易簡傳》:“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‘玉堂之署’四字,令 易簡 牓於廳額。” 明 李東陽 《院中即事》詩:“遙羨玉堂諸院長,酒杯能緑火能紅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至於那入金馬,登玉堂,是少年朋友的事業,我過了景了。” 王闓運 《郭新楷傳》:“君逸才也,玉堂群彥為愧多矣。”
(5).嬪妃的居所。借指寵妃。《漢書·谷永傳》:“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。” 顏師古 註:“玉堂,嬖倖之舍也。”《後漢書·翟酺傳》:“願陛下親自勞恤,研精緻思,勉求忠貞之臣,誅遠佞諂之黨,損玉堂之盛。”
(6).神仙的居處。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玉堂對霤,石室相距。” 劉逵 註:“玉堂石室,仙人居也。” 明 李東陽 《鏡川先生宅賞白牡丹》詩:“玉堂天上清,玉版天下白。”
(7).豪貴的宅第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喜雨》詩:“驚雷鳴桂渚,迴涓流玉堂。” 唐 張柬之 《東飛伯勞歌》:“窈窕玉堂褰翠幙,參差繡戶懸珠箔。” 清 朱彝尊 《水仙子·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》曲:“玉堂傳説小名兒,檀板能歌絶妙詞。”
(8).經穴名。《醫宗金鑒·正骨心法要旨·頭面部》:“玉堂在口內上齶,一名上含,其竅即頑顙也。”
草詔
(1).擬寫詔書。 唐 李肇 《翰林志》:“學士於禁中草詔,雖宸翰所揮,亦資檢討,謂之視草。” 唐 李商隱 《贈庾十二朱版》詩:“君王曉坐金鑾殿,只待 相如 草詔來。” 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 仁宗 初立,今上為皇子,令中書召學士草詔。”
(2).指擬定的詔書。 清 侯方域 《于謙論》:“使 謙 率羣臣,羣臣必從,何也? 謙 之任遇深,而羣臣所恃也。乃不聞其有此舉。而草詔一傳, 謙 亦唯唯署名。”
丹陸
指南方大地。
陳謨
陳獻謀畫。 明 李東陽 《納諫》詩:“ 虞 廷屢有陳謨拜, 漢 室頻聞下詔求。”
天聽
(1).上天的聽聞。《書·泰誓中》:“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” 元 貢師泰 《河決》詩:“恐是天聽高,致使雨露偏。” 清 陳夢雷 《告都城隍文》:“伏以天聽無私,妙感應以立善淫之勸;神威有赫,顯昭格以大彰癉之權。”
(2).帝王的聽聞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高柔傳》:“三公朝朔望之日,又可特延入,講論得失,博盡事情,庶有裨起天聽,弘益大化。” 唐 獨孤及 《諫表》:“百姓不敢訴於有司,有司不敢聞於天聽。” 康有為 《敬謝天恩並統籌全局折》:“竊臣嶺海下士,才識闇愚,以時事艱難,屢次上書,冒凟天聽。”
劉子翬名句,法石見李漢老參政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