麒麟閣上森貂蟬,龍虎鼎內飛大丹
敖陶孫 《改周晉仙贈丁相士之什》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敖陶孫的《改周晉仙贈丁相士之什》
全文:
張顛許我以神仙,薛顛謂予可英傑,丁生謂二俱無成,世間那得此奇崛。
麒麟閣上森貂蟬,龍虎鼎內飛大丹。
腰錢跨鶴誰不願,只有圯下先吾鞭。
何如吳松江上住,門橫釣車屋農具。
臥看蒼虬擾白雲,正午堂堂拔江去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麒麟閣
漢 代閣名。在 未央宮 中。 漢宣帝 時曾圖 霍光 等十一功臣像於閣上,以表揚其功績。封建時代多以畫像於“麒麟閣”表示卓越功勳和最高的榮譽。《三輔黃圖·閣》:“ 麒麟閣 , 蕭何 造,以藏秘書,處賢才也。”《漢書·蘇武傳》:“ 甘露 三年,單于始入朝。上思股肱之美,迺圖畫其人於 麒麟閣 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 武帝 獲麒麟時作此閣,圖畫其像於閣,遂以為名。” 唐 高適 《塞下曲》:“畫圖 麒麟閣 ,入朝 明光宮 。” 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止兵》:“ 麒麟閣 主竟不容我這督師元老附箇名兒不成。”亦省稱“ 麒閣 ”、“ 麒麟 ”。 唐 劉禕之 《酬鄭沁州》詩:“ 麒閣 一代良,熊軒千里躅。” 唐 杜甫 《前出塞》詩之三:“功名圖 麒麟 ,戰骨當速朽。” 元 鄭光祖 《三戰呂布》第三折:“博得青史標名姓,圖像 麒麟 第一人。”
貂蟬
(1).貂尾和附蟬,古代為侍中、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。《後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侍中、中常侍加黃金璫,附蟬為文,貂尾為飾,謂之‘ 趙惠文 冠’。” 劉昭 註:“ 應劭 《漢官》曰:‘説者以金取堅剛,百鍊不耗。蟬居高飲絜,口在掖下,貂內勁捍而外溫潤。’此因物生義也。”
(2).借指貂蟬冠。《南史·江淹傳》:“初, 淹 年十三時,孤貧,常採薪以養母,曾於樵所得貂蟬一具,將鬻以供養。其母曰:‘此故汝之休徵也,汝才行若此,豈長貧賤也,可留待得侍中著之。’” 宋 辛棄疾 《水調歌頭》詞:“頭上貂蟬貴客,花外麒麟高冢,人世竟誰雄!” 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彼固曰異種賤族,非吾中夏神明之胄,所為立於其朝者,特曰冠貂蟬、襲青紫而已。”參見“ 貂蟬冠 ”。
(3).指侍中、常侍之官。亦泛指顯貴的大臣。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,青紫貂蟬,充盈幄內。” 唐 崔顥 《奉和許給事夜直簡諸公》:“寵列貂蟬位,恩深侍從年。” 宋 陸游 《草堂拜少陵遺像》詩:“ 長安 貂蟬多,死去誰復算!”
(4).《三國演義》中的人物。司徒 王允 家的歌伎。 王允 欲除奸臣 董卓 ,無計可施, 貂蟬 請自獻身,以博 董卓 歡心,後又故意勾引其義子 呂布 ,離間兩人關係,終借 呂布 之手,殺死 董卓 。唯此事不見於正史。 清 梁章鉅 《浪跡續談·貂蟬》:“《三國志演義》言 王允 獻 貂蟬 於 董卓 ,作連環計。正史中實無 貂蟬 之名,惟《董卓傳》雲, 卓 嘗使 布 守中閤, 布 與 卓 侍婢私通云云。 李長吉 作《呂將軍歌》云:‘榼榼銀龜搖白馬,傅粉女郎大旗下。’蓋即指 貂蟬 事,而小説從而演之也。 黃右原 告余曰:‘《開元占經》卷三十三,熒惑犯須女。占注云,《漢書通志》: 曹操 未得志,先誘 董卓 ,進 刁蟬 以惑其君。此事異同不可攷,而 刁蟬 之即 貂蟬 ,則確有其人矣。’《漢書通志》今亦不傳,無以斷之。”
龍虎
(1) [manner of an emperor]∶形容皇帝的氣派
皆為龍虎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敖陶孫名句,改周晉仙贈丁相士之什名句
名句推薦
荒村無人作寒食,殯宮空對棠梨花
襄陽舉人《詩》不恥小盤食,寧慚掘筆書
晁說之《即事》當進情緒亦可有想,至今聞者猶悲酸
曾季貍《秦女行》我琴是謂造化柄,時乎一彈混沌聽
白玉蟾《琴歌》何處青蘋末,呈祥起遠空
張聿《景風扇物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