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題徐仲彬達觀亭》
全文:
乾涵坤毓萬匯夥,獨得為人賴鈞播。
八尺身為天地贅,一寸心將天地裹。
道眼自應非肉眼,以心觀物無不可。
靈台光塵日月縣,肯使一絲掛塵堁。
老壽龜鶴夭蠛蠓,博大鵬鯤小蜾嬴。
王侯雲霄縱翱,奴隸泥塗淹坎軻。
雷霆起蟄春生兒,霜露斂華秋結果。
防風九畝霸十圍,痿痹支離蹣跚跛。
二五之精形相禪,彼胡魁梧此么麼。
天所賦予各有命,女子豈羨弧矢左。
螻蟻君臣雁弟兄,道理大處無細瑣。
洪纖各遂逍遙遊,續鳧之頸爾其叵。
徐侯讀書得玉匙,聖人門戶啟關鎖。
用賓屢揚北上鞭,大隱薦鼓南遊柁。
築室金陵割鐘山,臨川僻學百義墮。
千古子在川上心,想見解衣盤礴臝。
梧桐楊柳竹陰間,菱荷疊重花婀娜。
弄丸一卷經世書,內篇外篇夜燈火。
靜寂動感來無窮,昭布森列俱帖妥。
通達居然今賈傅,豈容棲遲老江沱。
乘流止坎大厥觀,進退久速不預揣。
熏天富貴腊毒味,涎詎肯流頤敢朵。
窗前草青鹿共眠,檻外沙白鷗同坐。
忘機得意茅三間,焉用陶朱西施舸。
況又義方延碩師,乃父析薪子克荷。
此詩{括中加辶}抉宇宙秘,察君襟抱吾亦頗。
參考注釋
防風
(1).古代傳說中部落酋長名。《國語·魯語下》:“ 丘 聞之,昔 禹 致羣神於 會稽 之山, 防風氏 後至, 禹 殺而戮之。其骨節專車。” 韋昭 註:“ 防風 , 汪芒氏 之君名也。”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嘉羣神之執玉兮,疾 防風 之食言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迎駕》:“莫學 防風 隨後到, 塗山 明日會諸侯。”
(2).藥草名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羽狀複葉,葉片狹長,開白色小花。根供藥用,有鎮痛、祛痰等作用。《新唐書·方技傳·許胤宗》:“即以黃耆、防風煑湯數十斛,置牀下,氣如霧,熏薄之,是夕語。”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防風》:“銅芸、茴草、屏風、蕳根、百枝、白蜚。防者,御也。其功療風最要,故名。屏風者,防風隱語也。”
十圍
(1).亦作“ 十韋 ”。形容粗大。《文選·枚乘<上書諫吳王>》:“夫十圍之木,始生而櫱,足可搔而絶,手可擢而拔。” 張銑 註:“十圍,言大也。”《漢書·成帝紀》:“是日大風,拔 甘泉 畤中大木十韋以上。” 顏師古 註:“韋與圍同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 庾子嵩 長不滿七尺,腰帶十圍。” 宋 路振 《九國志·吳志·張訓》:“身長八尺餘,腰帶十圍。” 清 金農 《秋雨坐槐樹下書懷》詩:“階前老槐十圍大,碧羅張繖高厭厭。”按,圍的長度,有一抱或徑尺為圍及一圍等於三寸、五寸等說。
(2).謂兵力十倍於敵,則可圍之。參見“ 十圍五攻 ”。
痿痹
見“ 痿痹 ”。
亦作“ 痿痺 ”。1.肢體不能動作或喪失感覺。《漢書·哀帝紀贊》:“即位痿痺,末年寖劇,饗國不永。” 唐 李商隱 《行次西郊作一百韻》:“筋體半痿痺,肘腋生臊膻。”《醒世恆言·李道人獨步雲門》:“﹝ 高宗 ﹞忽然患了個痿痺的症候,兩隻腳都站不起來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晚得奇疾,目不能視,耳不能聽,口不能言,四支不能動,周身並痿痺,不知痛癢。”
(2).猶麻木不仁。比喻對事物的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。 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十一》:“人主被其薰陶漸摩,亦潛化於痿痹不仁而莫之覺。” 梁啓超 《俄羅斯革命之影響》四:“又我國雖號稱專制,而此痿痹之政府,其專制之根礎脆弱殊甚。”
(3).喻指柔靡的風格。 郭紹虞 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五六:“在當時,‘文必 秦 漢 ’的口號,事實上是同 江西 詩人之講句法詩律是同樣的純藝術的觀點,而且也是同樣的手法,都是想用古硬、雄厚、峻峭的風格來振起痿痹,而不知只從形式上著眼,就必然走上聱牙戟口的道路。”
支離
(1) 分散;殘缺;沒有條理
支離破碎
(2) 瘦弱;衰弱
蹣跚
腿腳不靈便,走起路來搖搖擺擺
天祿行蹣跚。——皮日休《上真觀》。天祿,獸名。
一個喝醉酒的駕駛員在他的車周圍蹣跚
方回名句,題徐仲彬達觀亭名句
名句推薦
風霜徒自老,蜂蝶為誰忙
王相《吉祥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