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文同的《邛州俯聽三省堂》
全文:
將欲言治人,必先由正身。
身正人自治,此化行如神。
總總群聖書,論說尤諄諄。
後賢守為法,不敢忘逡巡。
有欲著其跡,更假他物神。
或取几杖明,或用盤盂陳。
或則銘於座,或則書於紳。
此皆貪道者,欲己日夕親。
涵泳既滋久,盛德光璘璘。
魯侯相門子,佩義而服仁。
來乘別駕輿,齒髮何青春。
開口議政事,條件皆有倫。
春露與秋霜,畏愛其吏民。
尚懼有片缺,不使其質純。
乃於廳事側,開軒承甲寅。
題曰三省堂,大構高榜新。
地古物象野,水竹清衣巾。
公暇每居此,寂嘿如隱淪。
冥心以自觀,外揣復內循。
一有所不逮,補綻無纖塵。
既已自作詩,文理相彬彬。
宛轉示明戒,欲使風俗淳。
愚重侯所存,再拜無辭頻。
待己固如此,賢哉君子鄰。
常願此基構,永不罹荊榛。
有壞則請修,使之名不泯。
參考注釋
涵泳
(1).潛游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撰征賦》:“羨輕魵之涵泳,觀翔鷗之落啄。”
(2).浸潤;沉浸。 唐 韓愈 《禘祫議》:“臣生遭聖明,涵泳恩澤。” 明 宋濂 《送劉永泰還江西序》:“今幸遭逢有道之朝,登崇俊良,凡有血氣者莫不涵泳歌舞於神化之中。” 清 譚嗣同 《<仁學>自序》:“吾自少至壯,遍遭綱倫之厄,涵泳其苦,殆非生人所能任受。”
(3).深入領會。 宋 羅大經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三:“正 淵明 詩意,詩字少意多,尤可涵泳。” 明 王世貞 《藝苑卮言》卷一:“ 西京 以還至六朝及 韓 柳 ,便須銓擇佳者,熟讀涵泳之,令其漸漬汪洋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夕堂永日緒論外編》二九:“熟繹上下文,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,則差別畢見矣。”
滋久
(1).愈久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不亦去人滋久,思人滋深乎?” 宋 蘇軾 《賜李乾德制敕書》:“卿守藩滋久,事上益虔。”
(2).漸久;長久。《魏書·律曆志上》:“歲月滋久,而 崇 及 勝 前後併喪。”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憲聖不妒忌之行》:“ 德妃 吳氏 ,服勞滋久,外廷之議,謂其宜主中饋。” 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·葉居仲》:“惜乎歷年滋久,故散佚不傳者多。”
盛德
(1) 崇高的品德
君子盛德
(2) 深厚的恩德
足感盛德
璘璘
明亮閃爍貌。 宋 歐陽修 《送劉太尉從廣赴襄陽》詩:“磊落金盤爛璘璘,槎頭縮項昔所聞。” 楊沫 《和聶華苓重逢的日子》:“湖面上璘璘點點的波光,恰像是這灰色錦緞上的淺淺花紋。”
文同名句,邛州俯聽三省堂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