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寫懷二首》
全文:
勞生共乾坤,何處異風俗。
冉冉自趨競,行行見羈束。
無貴賤不悲,無富貧亦足。
萬古一骸骨,鄰家遞歌哭。
鄙夫到巫峽,三歲如轉燭。
全命甘留滯,忘情任榮辱。
朝班及暮齒,日給還脫粟。
編蓬石城東,採藥山北谷。
用心霜雪間,不必條蔓綠。
非關故安排,曾是順幽獨。
達士如弦直,小人似鉤曲。
曲直我不知,負暄候樵牧。
夜深坐南軒,明月照我膝。
驚風翻河漢,梁棟已出日。
群生各一宿,飛動自儔匹。
吾亦驅其兒,營營為私實。
天寒行旅稀,歲暮日月疾。
榮名忽中人,世亂如蟣虱。
古者三皇前,滿腹志願畢。
胡為有結繩,陷此膠與漆。
禍首燧人氏,厲階董狐筆。
君看燈燭張,轉使飛蛾密。
放神八極外,俯仰俱蕭瑟。
終契如往還,得匪合仙術。
參考注釋
榮名
榮譽;美名
死有遺業,生有榮名。——《淮南子·務修訓》
中人
(1) 在兩方之間調解、做見證或介紹買賣的人
(2) 一般人;中等人
中人之家
(3) 宦官
中人監織造者。——《明史》
(4) 普通人
才能不及中人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蟣虱
亦作“ 蟣虱 ”。 1.虱及其卵。《韓非子·喻老》:“天下無道,攻擊不休,相守數年不已,甲冑生蟣蝨,鷰雀處帷幄,而兵不歸。”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。” 唐 元稹 《捉捕行》:“蟣虱誰不輕,鯨鯢誰不惡。” 清 黃遵憲 《錫蘭島臥佛》詩:“ 婆羅 左右望,羣島比蟣蝨。” 阿英 《袁中郎做官》:“令所對者,鶉衣百結之糧長,簧口利舌之刁民,及蟣蝨滿身之囚徒耳。”
(2).比喻卑賤或微小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吳失》:“笑蟣虱之宴安,不覺事異而患等。” 宋 文天祥 《御試策一道》:“此何等蟣蝨事,而陛下以身親之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學隱》:“若 東原 ( 戴震 )者,觀其遺書,規摹閎遠,執志故可知。當是時,知中夏黦黯不可為,為之無魚子蟣蝨之勢足以藉手。”
杜甫名句,寫懷二首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