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戴表元的《孫使君飛蓬亭》
全文:
江南澤國多煙水,年少輕身作遊子。
適來衰懶畏賓士,忽見飛蓬平地起。
飛蓬主人人中仙,曾乘千斛凌風船。
船頭畫鼓催行酒,船尾紅妝歌採蓮。
收篙卷綸今尚樂,卻悔從前風浪惡。
青雲裘褐一鷗身,白髮山林五湖客。
我來花霧紅霏霏,此蓬如山何處飛。
但當共坐索酩酊,溪塘過雨春肥。
君不見鴟夷名成滄海去,富貴畏人如脫兔。
又不見羊裘釣客桐江上,一出張皇動星象。
何如飛蓬主人亭上飲,醒與客論酣即寢。
寢酣忽作江湖夢,風雨漂搖蓬不動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船頭
即“船首”
畫鼓
亦作“ 畫皷 ”。有彩繪的鼓。 唐 白居易 《柘枝妓》詩:“平鋪一合錦筵開,連擊三聲畫鼓催。” 宋 陸游 《日出入行》:“高樓錦繡中天開,樂作畫鼓如春雷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五八回:“鸞鈴響,戰馬賓士;畫鼓振,征夫踴躍。” 清 曹寅 《穀日西軒燕集》詩:“山香舞就寒蟾色,笑語喧於畫皷聲。”
行酒
(1).依次斟酒。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 灌夫 不悅,起行酒,至 武安 , 武安 膝席曰:‘不能滿觴。’” 唐 王建 《失釵怨》詩:“雙杯行酒六親喜,我家新婦宜拜堂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寧南侯傳》:“司徒公嘗役使之,命以行酒。” 李廣田 《冬景》:“三揖既畢,大家才又回到筵席上繼續行酒猜枚。”
(2).監酒,在席間主持酒政。《史記·齊悼惠王世家》:“ 高后 令 朱虛侯 劉章 為酒吏。 章 自請曰:‘臣,將種也,請得以軍法行酒。’” 清 余懷 《板橋雜記·雅游》:“每開筵宴,則傳呼樂籍,羅綺芬芳,行酒糾觴,留髠送客。”
船尾
船的後部或尾部;特指在舵柱或船尾柱後面的那部分船體
紅妝
(1) 婦女的盛裝
當戶理紅妝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
(2) 代指美女
紅妝千萬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採蓮
即《採蓮曲》。 宋 曼殊 《漁家傲》詞:“一曲《採蓮》風細細,人未醉,鴛鴦不合驚飛起。”參見“ 採蓮曲 ”。
即《採蓮曲》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寄江州褚咨議》詩:“因君奏《採蓮》,為余吟《別鶴》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夜渡湘水》詩:“露氣聞香杜,歌聲識《採蓮》。” 明 王世貞 《贈梁公實謝病歸》詩:“《採蓮》一曲杳然去,得醉即臥清溪頭。”參見“ 採蓮曲 ”。
戴表元名句,孫使君飛蓬亭名句
名句推薦
安得更喚元丹丘?相攜共上黃鶴樓
王冕《 * 出峽圖》
詩詞推薦
![船頭畫鼓催行酒,船尾紅妝歌採蓮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