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張嵲的《乘舟阻風》
全文:
澤國天低星斗澤,疾風吹波作山立。
岸頭草木皆震動,雞犬鳴吠紛相及。
通宵萬竅無停聲,平明更作春濤驚。
青天東下日杲杲,風伯盛怒何當平。
人言航河只一葦,咫尺猶須論萬里。
乃知世事不可期,指點舟人轉船尾。
常悲無梁越長川,我今操舟翻百難。
平生所遇半如許,豈獨此事堪長嘆。
吁嗟屏翳真可鄙,歲歲祠官費秩禮。
我聞敵騎南渡年,萬里長江波不起。
參考注釋
岸頭
岸邊。 唐 薛能 《蒲中霽後晚望》詩:“河邊霽色無人見,身帶春風立岸頭。”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變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韓愈 《送李願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。” 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。”
(2).指荒野。《韓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。”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乾坤之施。”
震動
(1) 顫動
每次爆*炸都受到猛烈的震動
(2) 使顫動
哭聲震動天地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3) 使人心裡不平靜
訊息震動了全國
鳴吠
(1).(雞犬等)鳴叫。 晉 陶潛 《桃花源》詩:“荒路曖交通,雞犬互鳴吠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堅瓠餘集·雷譴逆婦》:“一日,白晝中,忽轟雷一聲,覺電光紅紫眩目。三婦人皆人首,而身則一牛一犬一豕,踞地鳴吠。”
(2).比喻騷動、叛亂。《文選·陳琳<檄吳將校部曲文>》:“是後大軍所以臨 江 而不濟者,以 韓約 、 馬超 逋逸迸脫,走還 涼州 ,復欲鳴吠。” 李周翰 註:“鳴吠,猶叛亂也。” 明 徐渭 《代雲南策問》:“ 雲南 在 貴州 西九驛,僅一線路通行旅耳,自 雲南 而北,以向中州,必假道於 貴 ,萬一有鳴吠之梗,則懸隔不得通。”
(3).謂獻媚討好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詞林·楊名編修》:“蓋 汪 為 永嘉 鳴吠不待言,而當時議禮諸公,自 桂 霍 之外,如 方西樵 、 席元山 、 黃*敬齋 、 熊兆原 諸公,皆表表自樹,無肯掃舍人門者。自是 永嘉 勢亦漸孤。”
(4).謂雞鳴狗吠之薄技。《隋書·文學傳·潘徽》:“所以人加脂粉,物競琢磨,俱報稻粱,各施鳴吠。” 唐 柳宗元 《上江陵嚴司空獻所著文啟》:“鳴吠之能,猶希效用。” 明 馮夢龍 《<智囊補>續序》:“善用之,鳴吠之長可以逃死。”參閱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。
相及
(1).謂嫁娶。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男女相及,以生民也。” 韋昭 註:“相及,嫁娶也。”
(2).相關聯,相牽涉。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君處北海,寡人處南海,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言此事不相及,故以取喻不相干也。”
(3).互相干犯。《禮記·禮運》:“故事大積焉而不苑,並行而不繆……連而不相及也,動而不相害也,此順之至也。”
(4).猶相繼。《史記·春申君列傳》:“父子老弱係脰束手為羣虜者相及於路。”《後漢書·宋弘傳》:“ 弘 推進賢士 馮翊 桓梁 三十餘人,或相及為公卿者。” 李賢 註:“及猶繼也。” 唐 王昌齡 《從軍行》之二:“斷蓬孤自轉,寒雁飛相及。”
(5).趕上;達到。《後漢書·彭寵傳》:“營相去百里,其勢豈可得相及?比若還,北軍必敗矣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諸人相與追之, 阮 ( 阮裕 )亦知時流必當逐己,乃遄疾而去,至 方山 不相及。”《元典章·兵部三·站戶》:“緣前項逃乏站戶,始自本院奏準,至今相及二年,未經簽補。”
(6).指相遇。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李青蓮詩》:“然 青蓮 集中無一字與 子儀 往來者……即或道遠不相及,而 子儀 救釋之後,何又無一字述其恩、記其事?”
張嵲名句,乘舟阻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