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陸游的《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》
全文:
三山鏡湖上,出郭無十里;結廬非所擇,但取便薪水。
間亦出從宦,安能慕園綺。
地主卜林塘,亦復異子美。
蘧蒢方丈室,僅足容臥起。
吾意本扁舟,陸居聊爾耳。
參考注釋
三山
(1).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“ 三壺 ,則海中三山也。一曰 方壺 ,則 方丈 也;二曰 蓬壺 ,則 蓬萊 也;三曰 瀛壺 ,則 瀛洲 也。” 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》詩:“玄都五府風塵絶,碧海三山波浪深。” 宋 蘇軾 《奉和陳賢良》詩:“三山舊是神仙地,引手東來一釣鼇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和沉子培同年》詩:“縹緲三山信 徐巿 ,橫縱六里聽 張儀 。”
(2). 福州 的別稱。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,東有 九仙山 ,北有 越王山 ,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。見 宋 曾鞏 《道山亭記》。 元 薩都剌 《入閩過平望驛》詩:“ 廣陵 城裡別匆匆,一去 三山 隔萬重。”
(3).冠名。 唐 李群玉 《寄友人鹿胎冠子》詩:“數點疏星紫錦斑,仙家新樣剪三山。” 元 郭珏 《送友人從軍》詩:“七星戰袍襯金甲,三山尖帽飄猩紅。” 明 費信 《星槎勝覽·占城國》:“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,身披錦花手巾,臂腿四腕,俱以金鐲。”
(4).指三山骨。 唐 元稹 《望雲騅馬歌》:“蹄懸四跼腦顆方,胯聳三山尾株直。” 宋 黃庭堅 《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》:“家徒四壁書侵坐,馬聳三山葉擁門。”詳“ 三山骨 ”。
(5).喻封建主義、官僚資本主義、帝國主義三重壓迫。 郭沫若 《頌黨慶》詩之一:“三山白雪化,九域紅旗鮮。” 蕭華 《井岡山頌》詩:“推翻三山驚寰宇,社會主義日日新。”
鏡湖
古代 長江 以南的大型農田水利工程之一。在今 浙江 紹興 會稽山 北麓。 東漢 永和 五年(公元140年)在 會稽 太守 馬臻 主持下修建。以水平如鏡,故名。 唐 李白 《越女詞》之五:“ 鏡湖 水如月, 耶溪 女如雪。” 宋 蘇軾 《永和清都觀道士求此詩》:“ 鏡湖 勅賜老 江 東,未似西歸 玉局 翁。” 清 陳維崧 《鷓鴣天·秋日撥悶作》詞:“一派涼秋,似 鏡湖 ,西風蕭瑟雁啣蘆。”
結廬
建築房舍
結廬在人境。——陶潛《飲酒》
非所
(1).不按規定時間;不時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傷國者,何也?曰:以小人尚民而威,以非所取於民而巧。” 王先謙 集解引 俞樾 曰:“非所,猶非時也。”
(2).不是人能夠正常生活的地方。指監獄、邊荒之地等。《後漢書·陳蕃傳》:“或禁錮閉隔,或死徙非所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陰注陽受》:“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,有一道人詣 翱 ,自言能使鬼神。 翱 謂其妖……命繫於非所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十三:“ 康熙 癸未,狀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場事牽涉,卒於非所。”
取便
(1).取其方便。 漢 劉向 《杖銘》:“杖必取便,不必用味;士必任賢,何必取貴。”
(2).猶隨便,無拘束。《紅樓夢》第六二回:“大家也有坐的,也有立的,也有在外觀花的,也有倚欄看魚的,各自取便,説笑不一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五五回:“﹝老婆子們﹞白日裡睡覺,夜裡鬭牌,我們都知道的。 鳳丫頭 在外頭,他們還有個怕懼,如今他們又該取便了。”
(3).猶乘便。如:出發時帶著書,取便學習。
薪水
(1) 採薪汲水;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條件
取了兩封銀子,給駱龍以為貼補薪水之用。——《鏡花緣》
(2) 工資
陸游名句,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名句
名句推薦
淡然無一物,高臥對羲皇
李萬齡《幽居》
詩詞推薦
![三山鏡湖上,出郭無十里;結廬非所擇,但取便薪水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