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帆起奔牛,烏竿鳴五兩

朱翌寄無錫諸蔣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朱翌的《寄無錫諸蔣》

全文:
夜帆起奔牛,烏竿鳴五兩
百年幾寒暑,兩歲五來往。
竟不到惠山,閒日真難亭。
聞道山中泉,煮茗蒙珍賞。
當年京浙遞,不洗牛李黨。
故人在邑中,乃漢三徑蔣。
欲擊月下門,正想鼻雷響。
茲山君常到,此約吾又爽。
且復卜後來,歸程一陽長。

朱翌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朱翌夜帆起奔牛,烏竿鳴五兩書法作品欣賞
夜帆起奔牛,烏竿鳴五兩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奔牛

(1). 戰國 時 燕 攻 齊 ,圍 即墨 。 齊 將 田單 用牛千餘頭,灌脂束葦於牛尾,燃之,牛驚,突奔 燕 軍, 燕 軍大潰。見《史記·田單列傳》。 三國 魏 陳琳 《為曹洪與魏文帝書》:“攄八陣之列,騁奔牛之權。” 唐 孔紹安 《結客少年場行》:“ 吳 師驚燧象, 燕 將警奔牛。”

(2).地名。在 江蘇省 武進縣 西。一名 奔牛塘 ,又名 奔牛堰 。傳說 茅山 曾出金牛,奔至此,故名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答賈耘老》:“東來六月井無水,仰看古堰橫 奔牛 。”參閱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江南七·常州府》。

五兩

(1).謂兩隻配成一雙。《詩·齊風·南山》:“葛屨五兩,冠緌雙止。” 朱熹 集傳:“兩,二履也。” 王夫之 稗疏:“按此‘五’字當與伍通,行列也。言陳履者,必以兩為一列也。乃與冠緌必雙,男女有匹之義合。”

(2).猶言五匹。《周禮·地官·媒氏》:“凡嫁子娶妻,入幣純帛,無過五兩。” 賈公彥 疏:“古者二端相向,卷之共為一兩。”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納幣一束,束五兩。” 鄭玄 註:“納幣謂昏禮納徵也。十個為束,貴成數。兩兩者合其卷,是謂五兩……今謂之匹。”

(3).五兵技巧。《呂氏春秋·簡選》:“ 晉文公 造五兩之士五乘,鋭卒千人。” 高誘 註:“兩,技也,五技之人。” 陳奇猷 校釋引 金其源 曰:“五兩即五技,亦即五兵。士謂勇士。五兩之士,謂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。”

(4).代稱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。 章炳麟 《封建考》:“夫 晉 之五兩, 吳 之多力、利趾, 越 之習流, 魏 之武卒, 秦 之鋭士,雖出徵調,猶選練中程。”

(5).亦作“ 五緉 ”。古代的測風器。雞毛五兩或八兩繫於高竿頂上,籍以觀測風向、風力。《文選·郭璞<江賦>》:“覘五兩之動靜。” 李善 註:“兵書曰:‘凡候風法,以雞羽重八兩,建五丈旗,取羽繫其巔,立軍營中。’ 許慎 《淮南子》注曰:‘綄,候風也, 楚 人謂之五兩也。’” 唐 獨孤及 《下弋陽江舟中代書寄斐侍御》詩:“東風滿帆來,五兩如弓弦。” 宋 賀鑄 《木蘭花》詞:“朝來著眼沙頭認,五兩竿搖風色順。” 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虜循》:“被他火箭飛來緊。我船五緉見火就著。”

朱翌名句,寄無錫諸蔣名句

詩詞推薦

夜帆起奔牛,烏竿鳴五兩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