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昏未必晦,昭昭未必明

王炎和汪誠之韻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王炎的《和汪誠之韻》

全文:
昏昏未必晦,昭昭未必明
渾渾未必濁,漻漻未必清。
吾道本自貴,國爵亦可並。
所以魯素王,但欲比老彭。
嗟予久斂退,用志難崢嶸。
吾友暫蟠蟄,側耳春雷輟。
韞櫝足足豈刖,找鼎肩不頳。
鼓行當擅場,敵者誰為勍。
佇看慶多馬,為彼酌兕觥。
下視俗子陋,未識仁者榮。
譬如黃流污,寧涴皎月晶。
相期在無到,所急非小成。
頗恨會遇疏,未免鄙吝生。
大篇何舂容,雅思真和平。
知君培其根,許我擷其菁。
虛靜能養心,篤實可存誠。
此理君得之,底里期再傾。

王炎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王炎昏昏未必晦,昭昭未必明書法作品欣賞
昏昏未必晦,昭昭未必明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昏昏

(1).昏暗貌;陰暗貌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前漢下》:“ 樂浪 之東,有背明之國……在 扶桑 之東,見日出於西方,其國昏昏常暗,宜種百穀。” 南朝 陳 陰鏗 《行經古墓》詩:“霏霏野霧合,昏昏隴日沉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雲溪王氏婦》:“步於沙莽中,天氣昏昏,不能辨早暮。” 明 貝瓊 《殳山隱居夏日》詩:“病客從教懶出村,兩山一月雨昏昏。”

(2).糊塗;愚昧。《老子》:“眾人昭昭,我獨昏昏。”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,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。” 清 蕭山庸閒叟 《秋女士贊》:“昏昏大吏,忽搆兵戎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危言為人所不樂聞,大抵願昏昏以死。”

(3).神志昏沉;昏迷。 唐 溫庭筠 《春江花月夜詞》:“蠻弦 代 寫曲如語,一醉昏昏天下迷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薛賀州》:“ 鄭 人 薛鋭 仲藏 為 賀州 守,晚治事且退,意緒忽昏昏不佳,枕胡牀假寐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一回:“早上開船,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,到了此刻,看見被囊開了,才曉得被人偷了去。” 葉聖陶 《城中·微波》:“他腦際有點昏昏,口裡非常渴燥。”

(4).視力昏花模糊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吾郡中亦有一人……兩目昏昏然,不甚見物。”

未必

不一定;不見得

未必有其實也。——漢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

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

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。

未必不過此已忘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
他未必去北京

昭昭

(1) 明亮;光明

昭昭有光,利行兵

(2) 明白;清楚

俗人昭昭,我獨昏昏。——《老子》

昭昭然白黑分類。——唐· 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
(3) 形容有心事

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

王炎名句,和汪誠之韻名句

詩詞推薦

昏昏未必晦,昭昭未必明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