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王維的《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》
全文:
〔走筆成〕束帶趨承明。
守官唯謁者。
清晨聽銀蚪。
薄暮辭金馬。
受辭未嘗易。
當是方知寡。
清范何風流。
高文有風雅。
忽佐江上州。
當自潯陽下。
逆旅到三湘。
長途應百舍。
香爐遠峰出。
石鏡澄湖瀉。
董奉杏成林。
陶潛菊盈把。
范蠡長好之。
廬山我心也。
送君思遠道。
欲以數行灑。
參考注釋
謁者
(1).官名。始置於 春秋 、 戰國 時, 秦 漢 因之。掌賓贊受事,即為天子傳達。 南朝 梁 置謁者台,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。 陳 及 隋 皆因之。 唐 改為通事舍人。
(2).官名。 東漢 大長秋屬官,有中宮謁者二人,主報中章。 後魏 、 北齊 有中謁者僕射, 隋 唐 改稱內謁者,概以宦官充任。 宋 以後廢。
(3).官名。使者的別稱。 漢哀帝 置河堤謁者,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。
(4).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、通報的奴僕。《文物》1976年第10期:“簡五:謁者二人。簡文所說的謁者,不是職官的專名,是泛指一般傳達、通報的奴僕。據 鳳凰山 其他墓葬遣策的記載,謁者的身份為‘大奴’。”
(5).星名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左執法東北一星曰謁者,主贊賓客也。”
王維名句,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