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趙汝鐩的《春嬉》
全文:
十分晴色趁春嬉,鄰有灰驢惜我騎。
舌囀雖然聞翠柳,葉濃卻不見黃鸝。
小詩題壁同僧知,丫角攜琴更鶴隨。
傍水誰家亭子好,萬竿竹影浸琉璃。
參考注釋
雖然
(1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,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,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
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
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。——魯迅《故鄉》
(2)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
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雲梯,必取宋。——《墨子·公輸》
雖然,受地於先王,願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國策·魏策》
不見
(1)
不曾相見
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
(2)
見不著;丟失
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
黃鸝
鳥名。身體黃色,自眼部至頭後部黑色,嘴淡紅色。叫的聲音很好聽,常被飼養作籠禽。吃森林中的害蟲,對林業有益。也叫鶬鶊或黃鶯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石頭答庾郎丹》詩:“黃鸝隱葉飛,蛺蝶縈空戲。” 唐 杜甫 《絕句》之二:“兩箇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四月天,黃鸝低鳴。”
趙汝鐩名句,春嬉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