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趙蕃的《二十七日既浴於乾明庵負暄久之詩示住庵》
全文:
天公於人元不負,書生何用深追咎。
無衣還可卒歲無,我有大裘聽汝覆。
吾家縛屋依山址,晏齋之前僅盈咫。
霜飈卷席不畏渠,羲馭停車吾事已。
有時攜書喚兒曹,坐來和氣生髮毛。
眼眵豈待金篦刮,背癢不借麻姑搔。
今年誰令落湖尾,塞向墐戶殊未止。
移床也擬傍晨光,蓬勃如煙紛欲眯。
今我懷抱不自聊,歸爇生薪翻緼袍。
人間萬事固絕望,天賜一暖誰相要。
茲晨歸悶忽念浴,試覓僧廬渡喬木。
道人見客如昔游,為煮清泉注萬斛。
須臾一洗垢且空,漸覺表里俱沖融。
清虛日來滓穢去,吾貌可瘠神當豐。
起尋冠服風動腋,卻向茅檐親野日。
恍然墮我晏齋前,鳥語不聞山四寂。
道人領客殊忘仙,茗盌爐共閒燕。
為言炙背頗樂否,此味可須天子獻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為言
(1).與之說話;與之交談。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豈寡人不足為言邪?何故哉?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汾水》:“ 辛 貌醜,妻不為言。”
(2).猶為意。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:“ 管仲 貧困,常欺 鮑叔 , 鮑叔 終善遇之,不以為言。”
詐偽之言。為,通“ 偽 ”。《詩·唐風·采苓》:“人之為言,苟亦無信。”《詩·唐風·采苓》:“人之為言,胡得焉。” 孔穎達 疏:“人之詐偽之言。” 陳奐 傳疏:“古‘為、偽、譌’三字同。《毛詩》本作‘為’,讀作‘偽’也。為言即讒言,所謂小行無徵之言也。”
炙背
曬背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,欲獻之至尊,雖有區區之意,亦已疏矣。” 唐 杜甫 《憶幼子》詩:“憶渠愁只睡,炙背俯晴軒。”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曝日》:“ 晁端仁 嘗得冷疾,無藥可治,惟日中炙背乃愈。”
天子
古以君權為神所授,故稱帝王為天子
歸來見天子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
天子坐明堂。
趙蕃名句,二十七日既浴於乾明庵負暄久之詩示住庵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