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薛能的《春雨》
全文:
電闊照潺潺,驚流往復還。
遠聲如有洞,迷色似無山。
利物乾坤內,並風竹樹間。
靜思來朔漠,愁望滿柴關。
迸濕消塵慮,吹風觸疾顏。
誰知草茅徑,沾此尚虛閒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草茅
亦作“ 草茆 ”。亦作“艸茅”。1.雜草。《楚辭·卜居》:“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?將游大人以成名乎?” 唐 杜甫 《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》詩:“枉沐旌麾出城府,草茅無徑欲教鋤。” 清 唐甄 《潛書·柅政》:“雖無不肖攘民之事,而視民若忘,等於草茅。”
(2).草野;民間。多與“朝廷”相對。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:“凡自稱於君,士大夫則曰下臣,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,在野則曰草茅之臣。”《梁書·張弘策傳》:“英雄今何在?為已富貴,為在草茅?” 宋 歐陽修 《上范司諫書》:“夫布衣韋帶之士,窮居草茅,坐誦書史,常恨不見用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朋黨論下》:“朝廷有頑鈍無恥之大臣,而後草茅有激濁揚清之名士。”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一回:“分明是草茆兒戲,到像 細柳 規模。”
(3).在野未出仕的人;平民。《新唐書·馬周傳贊》:“ 周 之遇 太宗 ,顧不異哉!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。” 章炳麟 《秦政記》:“建國之主,非起於艸茅,必拔於搢紳也。” 吳晗 《朱元璋傳》第二章三:“﹝ 劉基 ﹞以 賈誼 、 屈原 自比,怨 元 朝政府不用草茅,不問採薇,自艾自嘆。”
(4).比喻鄙陋微賤。 唐 陳子昂 《為宗舍人謝贈物表》之二:“自國之寵貴,未聞此榮。草茅孤臣,何以堪處!”
(5).比喻淺陋微賤的人。 宋 曾鞏 《與杜相公書》:“閤下以舊相之重,元老之尊,而猥自抑損,加禮於草茆之中,孤煢之際。” 宋 曾鞏 《福州謝到任表》:“草茆弱質,素依及物之仁;犬馬微誠,終冀因心之恕。”
虛閒
(1).謂疏朗有致。 唐 李邕 《秦望山法華寺碑序》:“覯 秦望 西北山,其峯五蓮,其溪雙帶,氣象靈勝,林壑虛閒。”
(2).猶曠廢。《元典章·戶部九·立司》:“如長官有故或缺去處,以次官不得推避,虛閒月日,失誤勸課農桑興舉水利勾當。”
清閒。 唐 白居易 《睡起晏坐》詩:“澹寂歸一性,虛閒遺萬慮。” 唐 薛能 《春雨》詩:“迸溼消塵慮,吹風觸疾顏。誰知草茅逕,霑此尚虛閒。”
薛能名句,春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