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原妙的《偈頌六十七首》
全文:
萬法歸一一何歸,只貴惺惺著意疑。
疑到情忘心絕處,金烏夜半徹天飛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萬法
佛教語。梵語dharma,意譯“法”,指事物及其現象,也指理性、佛法等。“萬法”指一切事物。 南朝 宋 朱昭之 《難顧道士<夷夏論>》:“《金剛般若》,文不踰千,四句所弘,道周萬法。” 宋 蘇軾 《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》:“而況於出三界,了萬法,不生不老,不病不死,應物而無情者乎。” 明 汪廷訥 《獅吼記·攝對》:“有則萬法俱來,無時一絲不掛,貧僧 佛印 是也。”
歸一
亦作“ 歸壹 ”。1.統一;一致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宗經》:“致化歸一,分教斯五。” 宋 蘇軾 《申省乞罷詳定役法狀》:“所貴議論歸一。” 宋 葉適 《同安縣學朱先生祠堂記》:“及 董仲舒 稍推明之,與人主意合,則雜家異學始絀,而歸壹於 孔 氏矣。”《元代白話碑集錄》附錄一《重編百丈清規聖旨》:“教 大龍翔集慶寺 笑隱長老 為頭,揀選有本事的和尚,好生校正歸一者。”
(2).猶規矩。 元 李壽卿 《度柳翠》第一折:“我怎生不歸一?我是第一個歸一的人。”
一何
何其,多么
使君一何愚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一何怒。——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婦啼一何苦。
惺惺
指聰明機警的人
方信道,惺惺自古惜惺惺。——《西廂記》
意疑
懷疑。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人或毀 孟嘗君 於 齊湣王 曰:‘ 孟嘗君 將為亂。’及 田甲 劫 湣王 , 湣王 意疑 孟嘗君 。” 王念孫 《讀書雜誌·史記二》:“‘意’下本無‘疑’字,意 孟嘗君 者,意即疑也。”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一:“二十六日燒兩束書,可百餘紙,不聽人見,意疑此必皆已焚毀。”
釋原妙名句,偈頌六十七首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