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文蔚的《追賦九華》
全文:
我聞九華名,未登九華峰。
睨視百里外,煙翳嘗冥濛。
快意一披抉,幾欲挾長風。
庶識真面目,高下俱迎逢。
飛雪如有意,未積先消融。
凌晨展清眺,萬里開晴空。
炯然明吾眸,洗出青芙蓉。
未暇窺杳眇,固已領其宗。
憶昔訪廬阜,妙處嘗支筇。
景遇可題品,一一歸詩筒。
九華名此邦,挺挺諸山雄。
若欲於五老,優劣定基中。
竊比之孔門,等級回與雍。
未敢謂覈論,折衷章泉翁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景遇
境況和遭遇
景遇轉好
題品
品評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政事》“若得門庭長如 郭林宗 者,當如所白” 劉孝標 注引《郭泰別傳》:“ 泰 字 林宗 ,有人倫鑑識。題品海內之士,或在幼童,或在里肆,後皆成英彥六十餘人。” 宋 王闢之 《澠水燕談錄·知人》:“﹝ 河東 柳先生 開 ﹞以高文苦學為世宗師,後進經其題品者,翕然名重於世。” 章炳麟 《駁神我憲*政說》:“且審於自知有我者,亦審於知他人之有我,互相題品,則方人自此始。”
一歸
(1).歸來或往來一次。《呂氏春秋·報更》:“寡人之國小,不足以留客,雖游,然豈必遇哉?客或不遇,請為寡人而一歸也。”《新唐書·何蕃傳》:“事父母孝,學太學,歲一歸。” 唐 劉滄 《贈顓頊山人》詩:“ 洛陽 紫陌幾曾醉, 少室 白雲時一歸。”
(2).猶言同歸。《文選·陸機<演連珠>》:“臣聞性之所期,貴賤同量;理之所極,卑高一歸。” 李善 註:“言物雖貴賤殊流,高卑異級,至其極也,殊塗共歸。” 晉 郭璞 《山海經圖贊·譽石》:“譽石殺鼠,蠶食而肥,物性雖反,齊之一歸。”
(3).謂逝去。 唐 徐夤 《鶴詩》:“閬苑瑤臺歲月長,一歸華表好增傷。” 宋 蘇軾 《王復秀才所居雙檜》詩:“青蓋一歸無覓處,只留雙檜待昇平。”
(4).珠算上單位除法練習之一。參見“ 歸除 ”。
詩筒
亦作“ 詩筩 ”。1.盛詩稿以便傳遞的竹筒。 唐 白居易 《秋寄微之十二韻》:“忙多對酒榼,興少閲詩筒。”自註:“此在 杭州 ,兩 浙 唱和詩贈答,於筒中遞來往。” 元 胡助 《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》之二:“簾外官閒深院鎖,詩筒來往不嫌多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二回:“太監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,每人一個宮製詩筒,一柄茶筅。”
(2).喻指滿腹詩才的詩人。 元 張可久 《折桂令·西湖懷古》曲:“飛來何處奇峰,笑引吟翁,醉倒詩筩。”
陳文蔚名句,追賦九華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