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襄的《送別探得南字》
全文:
謫宦情牢落,窮通理更諳。
讀書間不廢,事道古何慚。
昔喜鄰州守,嘗陪後乘驂。
西湖游未厭,北海飲方酣。
躡屐登雲嶠,捫蘿訪竹庵。
鷺濤千頃雪,鷲嶺萬堆藍。
姤遇時難,睽離歲忽三。
陪京方接軫,歸省會同參。
士子文宗愈,朝廷禮問聃。
好留君左右,俄領郡東南。
歲旱錢仍貴,民飢命不堪。
下車寬賦役,露冕訓田蠶。
畫舸乘春別,新書卜日覃。
牙旗風發發,瑞節虎眈眈。
龍鳳吳王國,煙霞古佛龕。
荷香輕泛浦,桂子靜飄嵐。
草澤行吟苦,蘭陔奉養苦。
子文無慍色,夷甫足清談。
物外冥天籟,樽前據石楠。
惟應憐舊尹,漁釣負江潭。
參考注釋
牙旗
旗竿上飾有象牙的大旗。多為主將主帥所建,亦用作儀仗。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戈矛若林,牙旗繽紛。” 薛綜 註:“兵書曰,牙旗者,將軍之旌。謂古者天子出,建大牙旗,竿上以象牙飾之,故云牙旗。” 宋 陸游 《將至金陵先寄獻劉留守》詩:“別都王氣半空紫,大將牙旗三丈黃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九二:“不容 水部 賦清愁,新擁牙旗拜列侯。”
風發
(1).風起。《詩·檜風·匪風》:“匪風發兮,匪車揭兮。”《魏書·中山王英傳》:“即如 黃石公 所謂戰如風發,攻如 河 決。”
(2).比喻迅疾。 漢 揚雄 《河東賦》:“風發飆拂,神騰鬼趡。”《資治通鑑·晉成帝鹹和五年》:“俟足下軍到,風發相赴。” 胡三省 註:“風發,言其速也。” 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青年之所思惟,大都歸罪惡於古之文物,甚或斥言文為蠻野,鄙思想為簡陋,風發浡起,皇皇焉欲進 歐 西之物而代之,而於適所言十九世紀末之思潮,乃漠然不一措意。”
(3).奮發。 晉 袁宏 《後漢紀·靈帝紀中》:“移神器於將興,推亡 漢 於已墜,實神機之至會,風發之良時。” 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﹝ 柳子厚 ﹞儁傑廉悍,議論證據今古,出入經史百子,踔厲風發,率常屈其座人。”
(4).發瘋。《西遊記》第二七回:“好 行者 !風發了!只行了半日路,倒打死三個人!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三:“﹝ 劉秀才 ﹞看著行動舉止,聲音笑貌,宛然與 鄭氏 一般無二。眾人多道是:‘這養娘風發了。’”
瑞節
(1).即玉節。古代朝聘時用作憑信的玉制符節。《周禮·地官·調人》:“弗辟則與之瑞節,而以執之。” 孫詒讓 正義:“凡玉節,通謂之瑞節。”《左傳·文公十二年》:“﹝寡君﹞不腆先君之敝器,使下臣致諸執事,以為瑞節,要結好命。” 唐 蘇鶚 《蘇氏演義》卷下:“夫瑞節者,有五種:一曰鎮圭,二曰牙璋,三曰穀圭,四曰琬圭,五曰剡圭。”
(2).指瑞與節。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古者,先王既有天下……故為車服旗章以旌之,為贄幣瑞節以鎮之。” 韋昭 註:“瑞,六瑞。王執鎮圭,尺二寸;公執桓圭,九寸;侯執信圭,七寸;伯執躬圭,六寸;子執穀璧,男執蒲璧,皆五寸。節,六節。山國用虎節,土國用人節,澤國用龍節,皆以金為之;道路以旌節,門關用符節,都鄙用管節,皆以竹為之。”《通典·職官三》:“符寶郎: 周 官有典瑞掌節二官,掌瑞節之事。”參見“ 六瑞 ”、“ 六節 ”。
(3).謂顯示吉慶之時節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建平王慶改號啟》:“嘉生蠲慶,風雲瑞節。”
眈眈
形容眼睛注視
虎視眈眈(兇猛地注視)
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狼三則》
陳襄名句,送別探得南字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