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劉克遜的《水調歌頭》
全文:
解變西崑體,一賦冠群英。
清風峽畔,至今堂已讀書名。
富貴輕於塵土,孝義高於山嶽,惜不大其成。
陵谷縱遷改,草木亦光榮。
與仇香,穿阮屐,試同登。
石龕雖窄,可容一幾短檠燈。
千仞蒼崖如削,四面翠屏不斷,雲霧鎮長生。
最愛岩前水,猶作誦弦聲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陵谷
(1).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為谷,深谷為陵。” 毛 傳:“言易位也。” 鄭玄 箋:“易位者,君子居下,小人處上之謂也。”後因以“陵谷”比喻君臣高下易位。《魏書·拓跋淵傳》:“臣以疏滯,遠離京輦,被其構阻,無所不為。然臣昔不在其後,自此以來,翻成陵谷。”
(2).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變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》:“是以勒此豐碑,懼從陵谷,植之松柏,不忍凋枯。” 唐 韓偓 《亂後春日途經野塘》詩:“眼看朝市成陵谷,始信 昆明 是劫灰。” 清 趙翼 《游獅子林題壁》詩:“數百年來幾陵谷,此猶堅完縫不裂。” 郭沫若 《西江月》詞:“能教滄海變桑田,陵谷一朝轉換。”
(3).丘陵和山谷。 唐 韓愈 《雜說》之一:“然龍乘是氣,茫洋窮乎玄間,薄日月,伏光景,感震電,神變化,水下土,汩陵谷。” 宋 蘇軾 《颶風賦》:“鼓千尺之濤瀾,襄百仞之陵谷。吞泥沙於一卷,落崩崖於再觸。”
(4).指陵墓。 清 顧炎武 《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於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》詩:“六十年間事反覆,到今陵谷青模糊,止存松楸八百樹,夜夜宿鳥還相呼。”
遷改
(1).指官職之遷升。 唐 顏真卿 《祭伯父豪州刺史文》:“ 泉明 、 顥 、 頲 、 穎 等並蒙遷改,一門之內,生死哀榮。” 宋 范仲淹 《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》:“﹝ 郎簡 ﹞歸老十餘年,不曾遷改,亦無錫賜。” 宋 方勺 《泊宅編·渠來》:“或亂毀簾幃窗牖之類,則 經臣 必有遷改錫賚之慶。”
(2).變易,改變。 唐 李白 《對酒行》:“天地無彫換,容顏有遷改。” 宋 張耒 《青桐道中值雨》詩:“人間遷改何須問,便作江湖未可知。” 明 胡其毅 《孔廟柏歌》:“禮樂初傳三百載,風塵倐忽俱遷改。” 譚獻 《<復堂詞錄>序》:“律呂廢隊則聲音衰息,聲音衰息則風俗遷改。”
(3).謂遷善改過。 明 張居正 《答薊遼總督鄭范溪書》:“彼既有遷改之誠,自不必深求矣。” 清 黃爵滋 《敬陳六事疏》:“於此等匪民,先宜實力查捕,除已犯重案論治如法外,餘皆概予開釋,而著其名於冊,諭令遷改。”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變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韓愈 《送李願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。” 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。”
(2).指荒野。《韓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。”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乾坤之施。”
光榮
(1) 榮耀;榮譽
紅十五軍團的全體同志,都為這個光榮的會師歡欣鼓舞。——《奠基禮》
光榮歸於祖國
(2) 光芒
雕瑩啟光榮
劉克遜名句,水調歌頭名句
名句推薦
湖上詩人舊酒徒,十年匹馬走燕吳
陳獨秀《寄沈尹默絕句四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