睨視百里外,煙翳嘗冥濛

陳文蔚追賦九華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陳文蔚的《追賦九華》

全文:
我聞九華名,未登九華峰。
睨視百里外,煙翳嘗冥濛
快意一披抉,幾欲挾長風。
庶識真面目,高下俱迎逢。
飛雪如有意,未積先消融。
凌晨展清眺,萬里開晴空。
炯然明吾眸,洗出青芙蓉。
未暇窺杳眇,固已領其宗。
憶昔訪廬阜,妙處嘗支筇。
景遇可題品,一一歸詩筒。
九華名此邦,挺挺諸山雄。
若欲於五老,優劣定基中。
竊比之孔門,等級回與雍。
未敢謂覈論,折衷章泉翁。

陳文蔚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睨視

(1).斜視;旁觀。 宋 陳亮 《甲辰答朱元晦書》:“雖其徒甚親近者,亦皆睨視不平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》:“ 高宗 以 額爾登額 ……擁勁旅緩行,置將軍於度外,睨視其死而陷其軍士也,比謀反大逆,置極典。”

(2).傲視。 茅盾 《曇》三:“她把自己架空在雲端,用不屑的眼光睨視一切;她確信自己既無求於人,也不與人爭什麼。”

百里
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
冥濛

幽暗不明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顏延之<侍宴>》:“青林結冥濛,丹巘被蔥蒨。” 唐 王泠然 《夜光篇》詩:“遊人夜到 汝陽 間,夜色冥濛不解顏。” 元 湯式 《一枝花·題崇明顧彥昇上居》曲:“近睹著 扶桑 野陽烏閃爍,遙認著 蓬萊山 煙靄冥濛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續鈔·青冢無草木》:“ 昭君 墓,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嘗至,墓無草木,遠而望之,冥濛作黱色,古雲青冢。”參見“ 冥濛 ”。

陳文蔚名句,追賦九華名句

詩詞推薦

睨視百里外,煙翳嘗冥濛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