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陸游的《聖門》
全文:
聖門妙處不容思,千古茫茫欲語誰?曦發庭中新沐後,舞雩沂上詠歸時。
研求豈足窺微指,博約何由遇碩師?小疾掃空身尚健,蓬窗更作數年期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研求
研究探求
這個劇本需反覆研求
微指
見“ 微旨 ”。
博約
(1).指文章內容廣博,言簡意明。《文選·陸機<文賦>》:“銘博約而溫潤,箴頓挫而清壯。” 李善 註:“博約,謂事博文約也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師徒傳習》:“連年請 馮先生 在家教習舉業,喜得功深博約,理極精微,從此奮發,取青紫如拾芥。”
(2).廣求學問,恪守禮法。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酬韓仲文昆季聯句見謝》:“次第極言笑,左右排圖書,終日欣博約,貶異正則扶。” 明 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上:“《論語》之博約,《孟子》之盡心知性,皆有所證據。” 陳去病 《自兗州過曲阜謁聖廟孔林》詩之三:“循循知善誘,博約能折中。”參見“ 博文約禮 ”。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麼途徑。《楚辭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願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瓮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後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問奴,織當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恆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範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雲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碩師
大師。指學問淵博的人。 明 宋濂 《送東陽馬生序》:“﹝余﹞既加冠,益慕聖賢之道,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贈瑄蘊中序》:“交乎王公薦紳以脩其文,接乎碩師宿學以通其道。”
陸游名句,聖門名句
名句推薦
昨日夜叉心,今朝菩薩面
釋思業《偈頌二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