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孫應時的《頂山禱雨》
全文:
官身縛塵事,日日如絲棼。
駕言適秋郊,開顏慰艱勤。
大田平如席,多稼綠於雲。
早熟有餉獲,晚播方耦耘。
停鞭問父老,笑語何欣欣。
今年大好麥,稻復當十分。
天應憐百姓,似亦憐令君。
我本無善政,謗罵常紛紜。
獨慚龍公賜,一念如相聞。
尚憂北山外,漸有龜坼文。
為爾乞終惠,潔濟炷爐薰。
何當足吾願,豐年周九垠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龍公
稱龍王。 宋 蘇軾 《聚星堂雪》詩:“窗前暗響鳴枯葉,龍公試手初行雪。” 宋 張孝祥 《浣溪沙·去荊州》詞:“擬看 岳陽樓 上月,不禁 石首 岸頭風。作牋我欲問龍公。” 金 元好問 《戊戌十月山陽雨夜》詩之一:“龍公為汝賀,桑榆定可收。”
一念
(1).一動念間;一個念頭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卻出東西門行》:“一念起關山,千里顧兵窟。” 唐 陳鴻 《長恨歌傳》:“由此一念,又不得居此,復墮下界。” 宋 陸游 《自規》詩:“忿慾俱生一念中,聖賢亦本與人同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六回:“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,一念背了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。”
(2).佛家語。指極短促的時間。《仁王般若波羅蜜經·觀空品》:“九十剎那為一念。” 北魏 曇鸞 《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》卷上:“六十剎那為一念。”《翻譯名義集·時分》:“一念中有九十剎那。”
相聞
(1).彼此都能聽到。極言距離之近。《老子》:“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。” 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” 宋 蘇軾 《表忠觀碑》:“四時嬉遊,歌舞之聲相聞。” 毛澤*東 《西江月·井岡山》詞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頭鼓角相聞。”
(2).互通信息;互相通報。《後漢書·隗囂傳》:“自今以後,手書相聞,勿用傍人解構之言。”《警世通言·桂員外途窮懺悔》:“有十餘年不相聞了,何期今日得遇?”《清史稿·諸王傳三·貝子彰泰》:“將軍 蔡毓榮 調遣 漢 兵,今進取 貴州 ,若不相聞,恐礙軍機。”
孫應時名句,頂山禱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