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仇遠的《題范譓卿愛山吟境圖》
全文:
前山排闥如虬奔,後山擁壁如虎蹲。
三間茅屋白雲里,一群野鹿青松根。
世上好山誰不喜,紗帽可能長隱几。
詩人見石猶下拜,況是孤高有如此。
終南捷徑從渠行,少室素價元非輕。
呼童下山汲清泠,我欲洗耳聽猿聲。
參考注釋
排闥
推門,撞開門。《史記·樊酈滕灌列傳》:“ 高祖 嘗病甚,惡見人,臥禁中,詔戶者無得入羣臣。羣臣 絳灌 等莫敢入。十餘日, 噲 乃排闥直入,大臣隨之。” 張守節 正義:“闥,宮中小門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傳》:“﹝ 李靖 ﹞乃雄服乘馬,排闥而去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書湖陰先生壁》詩:“一水護田將緑繞,兩山排闥送青來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寧南侯傳》:“﹝ 左良玉 ﹞走匿牀下。 世威 排闥呼曰:‘ 左將軍 ,富貴至矣!速命酒飲我!’” 徐遲 《祁連山下》:“風景排闥而入。”
後山
(1).後面的山。 元 貢師泰 《題山水圖》詩:“前山後山雲亂起,山腳入溪清見底。” 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》:“後山上到春天各處是野蘭花。”
(2).舊時官帽背後上方隆起的部分。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內臣佩服紀略》:“平巾,以竹絲作胎,真青羅蒙之,長隨內使小火者戴之,制如官帽,而無後山。”
(3).頭顱後部的枕骨。《醫宗金鑒·正骨心法要旨·後山骨》:“後山,即頭後枕骨也。”
仇遠名句,題范譓卿愛山吟境圖名句
名句推薦
西風吹木葉,庭戶乍涼時
呂欽問《初涼》
詩詞推薦
![前山排闥如虬奔,後山擁壁如虎蹲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