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洪皓的《再寄孫文》
全文:
中原分裂似天傾,公帶群英世作程。
我坐儒冠稽復命,王郎代匱已之荊。
參考注釋
儒冠
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《史記·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 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﹝ 鄧生 ﹞詬公謂:‘若乃養馬,而我職弟子員,冠儒冠。’”
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謝宣賜表》:“儒冠之榮,無以加此。” 清 方文 《送蕭賡九北歸》詩:“ 長乾 一見喜且悲,儒冠端被虛名誤。”
復命
執行命令後回報。例句:遂歸復命。——《左傳·宣公四年》
五月奉簡書祭告公陵,尋晉太僕寺少卿,事竣復命。——明 孔貞運《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》
代匱
謂匱乏時取以代用。《左傳·成公九年》:“《詩》曰:‘雖有絲麻,無棄菅蒯;雖有 姬姜 ,無棄蕉萃,凡百君子,莫不代匱。’言備之不可以已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蒯與菅連,亦菅之類……並可代絲麻之乏,故云無棄也。” 宋 劉攽 《知襄州謝上表》:“紹庭之初,方勤心於陟降;思皇之際,亦代匱於細微。” 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天下無定境亦無定論》:“此心在焉,則菅蒯不可以代匱,糟糠不可以下堂,是未嘗有正色也。”
洪皓名句,再寄孫文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