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方回的《讀孟君復贈岳仲遠詩勉賦呈二公子》
全文:
維岳兵穆王,復讎議不合。
老檜賣中原,神龍困蟻{左口右替}。
維孟忠襄公,緩兵策弗納。
清之三京師,萬眾死者{三十集中}。
憸黨梗國論,孰與噬而嗑。
世事可流涕,循至虞不臘。
秦鄭兩奸駔,百年棺已闔。
骨朽遺臭在,厥後極茸闒。
岳氏家幾傳,陽羨溪山市。
故書三萬卷,金石爛模搨。
孟氏神童孫,卜宅占苕霅。
詩聲鸞鳳鳴,眾作掃蛙蛤。
猗歟先王公,百戰動摧拉。
身在國庶幾,心與天響答。
造物報勛裔,縱未黃其合。
各各神仙姿,不受塵土雜。
臭味崇芝蘭,情誼篤鶼鰈。
著我珠玉間,鬢蓬愧衰颯。
冷話暗燈火,清宴倒壺榼。
時憑城邊樓,同望湖外塔。
二豪馬蹄花,春堤厭蹴踏。
而我枯如僧,山肩一破衲。
未甘脫儒冠,蕭寺求掛搭。
終不望漢廷,安車聘申蓋。
顧獨喜結交,勿疑朋簪盍。
同道脗漆膠,開誠去梔蠟。
將相棨戟門,六轡駕群軜。
七十返初服,無復韍{左韋右末}{左韋右合}。
豈其珠履中,不許青鞋靸。
參考注釋
臭味
臭惡之氣味。《周禮·天官·內饔》“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” 漢 鄭玄 註:“腥臊羶香可食者,是別其不可食者,則所謂者皆臭味也。” 清 趙翼 《裙帶魚臭如醃鯗莪洲白門乃酷嗜詩以調之》:“臭味輼輬不可親,嗜痂偏作席間珍。”
(1).氣味。 漢 仲長統 《昌言下》:“性類純美,臭味芬香,孰有加此乎?” 宋 蘇軾 《題楊次公蕙》詩:“蕙本蘭之族,依然臭味同。”
(2).比喻志趣。 漢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親昭朋徒,臭味相與,大會而葬之。” 唐 元稹 《與吳端公崔院長五十韻》:“吾兄諳性靈, 崔子 同臭味。投此掛冠詞,一生還自恣。” 清 方苞 《贈潘幼石序》:“豈臭味之同,雖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?”
(3).比喻同類。《左傳·襄公八年》:“ 季武子 曰:‘誰敢哉!今譬於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’” 杜預 註:“言同類。” 唐 李百藥 《房彥謙碑》:“且復留連宴賞,提攜臭味,登山臨水,必動詠言。” 宋 蘇軾 《下財啟》:“夙緣契好,獲媾婚姻,顧門閥之雖微,恃臭味之不遠。”
芝蘭
芝草和蘭草皆香草名。古時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、環境的美好等
芝蘭之室
情誼
人與人相互關心、相互敬愛的感情
情誼深厚
鶼鰈
(1).比翼鳥和比目魚。比喻交往密切的朋友或相親相愛的男女。 宋 王安石 《韓持國從富并州辟》詩:“惟子予所嚮,嗜好比鶼鰈。” 清 陳裴之 《香畹樓憶語》:“薰蕕合器,臭味差池;鶼鰈同羣,蹉跎不狎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與吳虹生書》:“ 孔 與尊府親戚,一也;與弟有鶼鰈之好, 孔 所深知,二也。”
(2).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古之封禪……東海致比目之魚,西海致比翼之鳥,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。”後因以“鶼鰈”代指海外進貢的珍異。 清 黃遵憲 《羊城感賦》詩之三:“喁喁鶼鰈波濤阻,獨有聯翩天馬來。” 清 林則徐 《祭海神文》:“除十洲澄鏡之時,有重譯獻琛之盛。方謂來同鶼鰈,何妨番舶之如林;誰知毒恣鴆梟,漸致蠻煙之成市。”
方回名句,讀孟君復贈岳仲遠詩勉賦呈二公子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