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蘇轍的《登封道中三絕 少林寺贈頓起》
全文:
一徑喬林下黃葉,三山翠壁繞禪居。
共君將住還歸去,欲問安心知已疏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一徑
亦作「 一逕 」。1.一條小路。《晉書·賈充傳》:「 充 帳下都督 周勤 時晝寢,夢見百餘人録 充 ,引入一逕。」 唐 杜甫 《遣意》詩之一:「一逕野花落,孤村春水生。」 唐 杜牧 《郡齋獨酌》詩:「溪南重迴首,一徑出修篁。」 宋 楊萬里 《桑茶坑道中》詩之八:「山根一徑抱溪斜,片地纔寬便數家。」 清 錢謙益 《香山寺》詩:「千峯匼匝更分明,磵復岡迴一徑清。」
(2).徑直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錯斬崔寧》:「明日捉個空,便一逕到 臨安府 前叫起屈來。」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二:「衝軍陣,鞭駿馬,一徑地西南上迓。」 元 關漢卿 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「姑姑,你姪兒除授 潭州 為理,一徑的來望姑姑。」《水滸傳》第四二回:「再停兩日,點起山寨人馬,一徑去取了來。」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「長班要去通報, 雯青 説:『不必。』説著,就一逕向 公坊 住的那三間屋裡去。」 魯迅 《野草·狗的駁詰》:「我一徑逃走,盡力地走,直到逃出夢境,躺在自己的床上。」
(3).方言。一直。謂持續不斷。《海上花列傳》第十二回:「只要 王老爺 一徑搭 沉小紅 要好落去,故末算是耐 沉小紅 本事大哉。」 朱自清 《葉聖陶的短篇小說》:「後來又在一個鄉鎮-- 甪直 --里住了四五年,一逕是做著國小教師。」
喬林
喬木林,一種從種子生長起來的森林;亦指樹木高大的叢林
黃葉
(1).枯黃的樹葉。亦借指將落之葉。 南朝 梁 丘遲 《贈何郎》詩:「檐際落黃葉,堦前網緑苔。」 唐 李白 《秋思》詩:「 燕支 黃葉落,妾望 白登臺 。」 元 范梈 《題李白郎官湖》詩:「黃葉當頭亂打人,門前繫著青驄馬。」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二·崔孝廉》:「丹楓江冷人初去,黃葉聲多酒不辭。」
(2).佛教語。以楊樹黃葉為金,比喻天上樂果,能止人間眾惡。 前蜀 貫休 《題惠琮律師院》詩:「苦節兼青目,公卿話有餘。唯傳黃葉喻,還似白泉居。」
三山
(1).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「 三壺 ,則海中三山也。一曰 方壺 ,則 方丈 也;二曰 蓬壺 ,則 蓬萊 也;三曰 瀛壺 ,則 瀛洲 也。」 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》詩:「玄都五府風塵絶,碧海三山波浪深。」 宋 蘇軾 《奉和陳賢良》詩:「三山舊是神仙地,引手東來一釣鼇。」 清 黃遵憲 《和沉子培同年》詩:「縹緲三山信 徐巿 ,橫縱六里聽 張儀 。」
(2). 福州 的別稱。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,東有 九仙山 ,北有 越王山 ,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。見 宋 曾鞏 《道山亭記》。 元 薩都剌 《入閩過平望驛》詩:「 廣陵 城裡別匆匆,一去 三山 隔萬重。」
(3).冠名。 唐 李群玉 《寄友人鹿胎冠子》詩:「數點疏星紫錦斑,仙家新樣剪三山。」 元 郭珏 《送友人從軍》詩:「七星戰袍襯金甲,三山尖帽飄猩紅。」 明 費信 《星槎勝覽·占城國》:「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,身披錦花手巾,臂腿四腕,俱以金鐲。」
(4).指三山骨。 唐 元稹 《望雲騅馬歌》:「蹄懸四跼腦顆方,胯聳三山尾株直。」 宋 黃庭堅 《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》:「家徒四壁書侵坐,馬聳三山葉擁門。」詳「 三山骨 」。
(5).喻封建主義、官僚資本主義、帝國主義三重壓迫。 郭沫若 《頌黨慶》詩之一:「三山白雪化,九域紅旗鮮。」 蕭華 《井岡山頌》詩:「推翻三山驚寰宇,社會主義日日新。」
禪居
僧人居住之所。指寺院。 隋 江總 《修心賦》:「邇迺野開靈塔,地築禪居。」 唐 王勃 《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》:「悲梵室之未宏,悼禪居之猶褊。」 宋 蘇軾 《白雲居》詩:「禪居何所有,戶牖白雲分。」 金 劉仲尹 《西溪牡丹》詩:「我欲禪居浄餘習,湖灘枕石看游魚。」
蘇轍名句,登封道中三絕 少林寺贈頓起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