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之亦無他,體中常昏昏

司馬光古詩贈興宗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司馬光的《古詩贈興宗》

全文:
窮達有常分,得喪難豫言。
古今浩茫茫,倚伏安可原。
軒掌彼自榮,興俗同崩奔。
錙銖校重輕,冰*火殊涼溫。
君子固無愧,立身明本根。
度矩苟不愆,寵辱徒喧喧。
有如清濟流,橫貫長河渾。
景公馬千駟,南面雄東藩。
陶青劉舍徒,位為丞相尊。
當時非不顯,磨滅何足論。
顏回在陋巷,藜藿甘盤飧。
原憲結弊衣,蓬蒿塞其門。
當時豈不窮,至今榮名存。
況君齒方垃,德業素所敦。
安知塌起歸,不作凌雲翻。
要之白首期,壯烈施元元。
為君畫善策,灑掃清前軒。
長舒四五榻,客來輒閉樽。
群愁喜伺人,稍醒必煩冤。
拒之亦無他,體中常昏昏

司馬光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司馬光拒之亦無他,體中常昏昏書法作品欣賞
拒之亦無他,體中常昏昏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無他

亦作“ 無它 ”。亦作“ 無佗 ”。1.沒有別的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;有放心則不知求。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此無也,與民同樂也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內相文獻楊公神道碑銘》:“聖人之道無它,至誠而已。”

(2).猶無恙;無害。《後漢書·隗囂傳》:“若束手自詣,父子相見,保無佗也。”《後漢書·馬援傳》:“ 援 閒至 河內 ,過存 伯春 ,見其奴 吉 從西方還,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見 吉 ,欲問 伯春 無它否,竟不能言,曉夕號泣,婉轉塵中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德行》:“儻窀穸不為盜所發,珠必無他。”

(3).無二心,專一。《國語·晉語三》:“其君子思其君,且知其罪,曰:‘必事 秦 ,有死無他。’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惟有貧賤,可以無他。” 宋 蘇軾 《徐州謝表》:“察孤危之易毀,諒拙直之無他。” 清 李漁 《閒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構》:“非憫其才,非憫其德,憫其方寸之無他也。”

中常

一般;中等

學業中常

昏昏

(1).昏暗貌;陰暗貌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前漢下》:“ 樂浪 之東,有背明之國……在 扶桑 之東,見日出於西方,其國昏昏常暗,宜種百穀。” 南朝 陳 陰鏗 《行經古墓》詩:“霏霏野霧合,昏昏隴日沉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雲溪王氏婦》:“步於沙莽中,天氣昏昏,不能辨早暮。” 明 貝瓊 《殳山隱居夏日》詩:“病客從教懶出村,兩山一月雨昏昏。”

(2).糊塗;愚昧。《老子》:“眾人昭昭,我獨昏昏。”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,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。” 清 蕭山庸閒叟 《秋女士贊》:“昏昏大吏,忽搆兵戎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危言為人所不樂聞,大抵願昏昏以死。”

(3).神志昏沉;昏迷。 唐 溫庭筠 《春江花月夜詞》:“蠻弦 代 寫曲如語,一醉昏昏天下迷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薛賀州》:“ 鄭 人 薛鋭 仲藏 為 賀州 守,晚治事且退,意緒忽昏昏不佳,枕胡牀假寐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一回:“早上開船,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,到了此刻,看見被囊開了,才曉得被人偷了去。” 葉聖陶 《城中·微波》:“他腦際有點昏昏,口裡非常渴燥。”

(4).視力昏花模糊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吾郡中亦有一人……兩目昏昏然,不甚見物。”

司馬光名句,古詩贈興宗名句

詩詞推薦

拒之亦無他,體中常昏昏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