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黃三鼓滹沱岸,良人白馬今誰見

晁補之芳儀怨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晁補之的《芳儀怨》

全文:
金陵宮殿春霏微,江南花發鷓鴣飛。
風流國主家千口,十五吹*簫粉黛稀。
滿堂侍酒皆詞客,拭汗爭看平叔白。
後庭一曲時事新,揮淚臨江悲去國。
令公獻籍朝未央,敕書築第優降王。
魏俘曾不輸織室,供奉一官奔武強。
秦淮潮水鍾山樹,塞北江南易懷土。
雙燕清秋夢柏梁,吹落天涯猶並羽。
相隨未是斷腸悲,黃河應有卻還時。
寧知翻手明朝事,咫尺人生不可期。
蒼黃三鼓滹沱岸,良人白馬今誰見
國亡家破一身存,薄命如雲信流轉。
芳儀加我名字新,教歌遣舞不由人。
採珠拾翠衣裳好,深紅退盡驚胡塵。
陰山射虎邊風急,嘈雜琵琶酒闌泣。
無言遍數天河星,只有南箕近鄉邑。
當時千指渡江來,同苦不知身獨哀。
中原骨肉又零落,寄詩黃鵠何當回。
生男自有四方誌,女子那知出門事。
君不見李君椎髻泣窮年,丈夫飄泊猶堪憐。

晁補之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蒼黃

匆促慌張

神色蒼黃

三鼓

(1).渭三度擊鼓。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:“ 齊 人三鼓。” 宋 楊萬里 《仲良見和再和謝焉》詩:“吾才三鼓竭,君思九江寬。”

(2).三更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 漢 魏 以來,謂為甲夜、乙夜、丙夜、丁夜、戊夜;又雲鼓,一鼓、二鼓、三鼓、四鼓、五鼓;亦云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:皆以五為節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“那天已交三鼓,二人方散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馬僧》:“未三鼓,公起視,自飼馬。”

滹沱

亦作“ 滹沲 ”。水名。即 滹沱河 。在 河北省 西部。出 山西省 繁峙縣 東之 泰戲山 ,穿割 太行山 ,東流入 河北平原 ,在 獻縣 和 滏陽河 匯合為 子牙河 。至 天津市 ,會 北運河 入海。 唐 李頎 《欲之新鄉答崔顥綦毋潛》詩:“寒風卷葉渡 滹沱 ,飛雪覆地悲峨峨。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雜誌一》:“凡 大河 、 漳水 、 滹沲 ……悉是濁流。”

良人

(1) 古時夫妻互稱為良人,後多用於妻子稱丈夫

(2) 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(區別於奴、婢)

(3) 清白人家的婦女

清平世界,是何道理,把良人調戲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
白馬

(1).白色的馬。《左傳·定公十年》:“ 公子地 有白馬四。公嬖 向魋 。 魋 欲之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白馬篇》:“白馬飾金羈,連翩西北馳。” 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鬧會》:“分經來白馬,洗鉢起黃龍。” 方然 《白色花·報信者》:“我底白馬喲!大風來了,別讓細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。”

(2).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。《史記·呂太后本紀》:“ 高帝 刑白馬盟曰:‘非 劉氏 而王,天下共擊之!’”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餘外傳》:“ 禹 乃東巡,登 衡岳 ,血白馬以祭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祝盟》:“騂毛白馬,珠盤玉敦,陳辭乎方明之下,祝告於神明者也。”

(3).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凶事。 唐 陳子昂 《祭孫府君文》:“白馬故人,青鳥送往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風》之三一:“白馬 華山君 ,相逢 平原里 。”參見“ 白馬素車 ”。

(4).見“ 白馬氐 ”。

(5).古津渡名。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。《戰國策·趙策二》:“今 秦 以大王之力,西舉 巴蜀 ,併 漢中 ,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,守 白馬 之津。”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,是一舉而 三晉 亡,從者敗也。”

(6).古縣名。 春秋 衛國 曹 (一作“漕”) 邑 。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:“二月, 紹 ( 袁紹 )遣 郭圖 、 淳于瓊 、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於 白馬 。”

(7).古驛名。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餘人於此,並用 李振 言,沉其屍於 黃河 ,驛由此著名。 清 鈕琇 《觚賸·虎丘題詩》:“ 虞山 錢宗伯 ( 錢謙益 )以譴歸,有題詩 虎丘 刺之者曰:‘……昔去尚寬沉 白馬 ,今來應悔賣 盧龍 。’”參見“ 白馬清流 ”。

(8).複姓。見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
晁補之名句,芳儀怨名句

詩詞推薦

蒼黃三鼓滹沱岸,良人白馬今誰見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