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德洪的《贈別不愚首座》
全文:
道人貂蟬後,骨面遠瞻視。
少年憎俗子,竟以鬚髮毀。
形骸已變盡,終不沒豪氣。
君看談笑時,時復出奇偉。
湘西松下見,班草問行李。
問儂歸何許,披須開笑齒。
名山皆吾家,況復生如寄。
意行吾車馳,身止吾駕稅。
吾生天地間,大倉一稊米。
只今相會面,寧知非寄耳。
思歸固偶然,吾詩聊一戲。
參考注釋
道人
(1)
(2)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
(3) 稱道教徒為道人
(4) 和尚的舊稱
貂蟬
(1).貂尾和附蟬,古代為侍中、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。《後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侍中、中常侍加黃金璫,附蟬為文,貂尾為飾,謂之‘ 趙惠文 冠’。” 劉昭 註:“ 應劭 《漢官》曰:‘説者以金取堅剛,百鍊不耗。蟬居高飲絜,口在掖下,貂內勁捍而外溫潤。’此因物生義也。”
(2).借指貂蟬冠。《南史·江淹傳》:“初, 淹 年十三時,孤貧,常採薪以養母,曾於樵所得貂蟬一具,將鬻以供養。其母曰:‘此故汝之休徵也,汝才行若此,豈長貧賤也,可留待得侍中著之。’” 宋 辛棄疾 《水調歌頭》詞:“頭上貂蟬貴客,花外麒麟高冢,人世竟誰雄!” 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彼固曰異種賤族,非吾中夏神明之胄,所為立於其朝者,特曰冠貂蟬、襲青紫而已。”參見“ 貂蟬冠 ”。
(3).指侍中、常侍之官。亦泛指顯貴的大臣。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,青紫貂蟬,充盈幄內。” 唐 崔顥 《奉和許給事夜直簡諸公》:“寵列貂蟬位,恩深侍從年。” 宋 陸游 《草堂拜少陵遺像》詩:“ 長安 貂蟬多,死去誰復算!”
(4).《三國演義》中的人物。司徒 王允 家的歌伎。 王允 欲除奸臣 董卓 ,無計可施, 貂蟬 請自獻身,以博 董卓 歡心,後又故意勾引其義子 呂布 ,離間兩人關係,終借 呂布 之手,殺死 董卓 。唯此事不見於正史。 清 梁章鉅 《浪跡續談·貂蟬》:“《三國志演義》言 王允 獻 貂蟬 於 董卓 ,作連環計。正史中實無 貂蟬 之名,惟《董卓傳》雲, 卓 嘗使 布 守中閤, 布 與 卓 侍婢私通云云。 李長吉 作《呂將軍歌》云:‘榼榼銀龜搖白馬,傅粉女郎大旗下。’蓋即指 貂蟬 事,而小説從而演之也。 黃右原 告余曰:‘《開元占經》卷三十三,熒惑犯須女。占注云,《漢書通志》: 曹操 未得志,先誘 董卓 ,進 刁蟬 以惑其君。此事異同不可攷,而 刁蟬 之即 貂蟬 ,則確有其人矣。’《漢書通志》今亦不傳,無以斷之。”
瞻視
(1).觀瞻。指外觀。《論語·堯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。”一說下視。見 朱熹 《論語集注》。 漢 徐幹 《中論·法象》:“若夫墮其威儀,恍其瞻視,忽其辭令,而望民之則我者,未之有也。” 明 李東陽 《送畢驗封充誰府冊封副使詩》序:“夫所貴乎使者,必其威儀足以聳瞻視,辭令足以宣德意。” 清 梅曾亮 《謁墓記》:“及謁墓之子孫,又必廣置墓之左右山,或延袤數十里,以植樹木,聳瞻視。”
(2).觀看;顧盼。《東觀漢記·東平憲王蒼傳》:“今以 光烈皇后 假髻帛巾各一、衣一篋遺王,可時瞻視,以慰《凱風》寒泉之思。”《南史·后妃傳下·陳後主張貴妃》:“( 張麗華 )每瞻視眄睞,光彩溢目,照映左右。” 唐 韓愈 《論捕賊行賞表》:“聞初載錢置市之日,市中觀者日數萬人,巡繞瞻視,咨嗟嘆息,既去復來,以至日暮。” 明 張居正 《直解女誡·專心》:“目之瞻視,貴於端正。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一章五:“ 蔣 的視線向眾人瞻視了一巡,接著連連說:‘該怎樣宣傳啦?唵,該怎樣宣傳?’”
釋德洪名句,贈別不愚首座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