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李商隱的《餞席重送從叔余之梓州》
全文:
莫嘆萬重山,君還我未還。
武關猶悵望,何況百牢關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武關
地名。在 陝西 商南縣 西北。 楚懷王 三十年, 秦昭襄王 遺書誘 楚王 ,約會於此,執以入 秦 。公元前207年 劉邦 由此入 秦 。 漢 揚雄 《劇秦美新》:“會 漢祖 龍騰 豐 沛 ,奮迅 宛 葉 自 武關 與 項羽 戮力 鹹陽 。” 唐 杜牧 《題武關》詩:“碧溪留我 武關 東,一笑 懷王 跡自窮。”《資治通鑑·周赧王四年》:“ 秦惠王 使人告 楚懷王 ,請以 武關 之外易 黔中 地。” 胡三省 註:“ 武關 ,《左傳》之 少習 ,地在 漢 弘農郡 析縣 西百七十里,道通 南陽 。《晉太康地誌》曰: 武關 當 冠軍 西。《括地誌》曰: 武關 在 商州 上洛縣 東;。 武關 之外,蓋 秦丹 、 析 、 商於 之地。”
悵望
惆悵地看望或想望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新亭渚別范零陵》詩:“停驂我悵望,輟棹子夷猶。” 唐 杜甫 《詠懷古蹟》之二:“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。” 元 薩都剌 《滿江紅·金陵懷古》詞:“六代繁華,春去也,更無訊息。空悵望,山川形勝,已非疇昔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五十回:“卻説 唐僧 坐在圈子裡,等待多時,不見 行者 回來,欠身悵望道:‘這猴子往那裡化齋去了?’” 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九:“在那高坡上立著悵望的時候,有一群 日本 的新聞記者也走了來,其中有幾個是我在 漢口 認識的。”
何況
(1) 不消說
一項改革都會經過不少曲折,更何況一場革命
(2) 更加
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,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
(3) 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,用法基本上同“況且”
何況供百人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你去接他一下,這兒不好找,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
百牢關
古關名。 隋 置,原名 白馬關 ,後改。在今 陝西省 勉縣 西南。 唐 杜甫 《夔州歌》之一:“ 白帝 高為 三峽 鎮, 瞿唐 險過 百牢關 。” 唐 李商隱 《餞席重送從叔余之梓州》詩:“ 武關 猶悵望,何況 百牢關 !”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陝西五·漢中府》:“ 百牢關 在州西南, 隋 開皇 中置,以 蜀 路險,號曰 百牢 也。或曰,其地有 百牢谷 ,因名。”亦省作“ 百牢 ”。 唐 鄭餘慶 《和黃門相公詔還題石門洞》:“地分 三蜀 限,關志 百牢 名。”
李商隱名句,餞席重送從叔余之梓州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