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清遠的《標指六偈(並敘)·見聞》
全文:
見極垂光,聽圓含響。
若謂見聞,法成塵想。
光流大千,響傳沙界。
對現全彰,無在不在。
聲不是聲,色不是色。
非色非聲,山高水急。
眼不可見,耳不可聞。
非見非聞,宛爾見聞。
見色聞聲,脫出根塵。
水月鏡像,夢幻施陳。
文殊寶剎,觀音普門。
周羅法界,唯子一人。
身土交映,妙絕凡聖。
本有天真,非病不病。
長歌且唱,妙舞更誇。
東西南北,示現空花。
生死去來,去來生死。
若不如是,多過多咎。
茲言未諦,此語皆宗。
標指若示,古人同風。
參考注釋
文殊
佛教菩薩名。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。意譯為“妙吉祥”、“妙德”等。其形頂結五髻,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;持劍、騎青獅,象徵智慧銳利威猛。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,與司“理”的 普賢菩薩 相對。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。 晉 殷晉安 《文殊象贊》:“ 文殊 淵睿,式昭厥聲。”《四遊記·唐三藏被難得救》:“願佛慈悲,早見 文殊 金身,賜我真經,留傳東土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西僧》:“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, 觀音 、 文殊 猶生。”
寶剎
對佛教寺院的美稱
觀音
見“觀世音”
普門
佛教語。謂普攝一切眾生的廣大圓融的法門。見《法華經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。 隋 吉藏 《法華義疏》卷十二:“所言普門者,普以周普為義,門是開通無滯之名。” 唐 封演 《魏州開元寺新建三門樓碑》:“寺主僧 法敬 ……及諸徒眾等,並精通妙法,堅持密行,名稱普門,威儀無缺。” 唐 李華 《荊州大雲寺故蘭若和尚碑》:“法華三昧,惠照無邊,菩薩普門,我願亦然。”
釋清遠名句,標指六偈(並敘)·見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