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

黃庶送李室長慶州寧覲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黃庶的《送李室長慶州寧覲》

全文:
我愛孟堅文學飽,持筆去作將軍客。
鋪張大漢征北功,手攜直上燕然刻。
千載事掛單于眼,至今猶若擒白黑。
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
我生南方長詩書,愛國區區肺如炙。
欲於塞外勒姓名,往往夜夢賀蘭石。
一來長安事刀筆,駑駘不展芻粟力。
峨峨李公邦之梓,聲載百郡理霹靂。
今年權佩慶州印,上馬威至吞秋色。
羌夷奔走若奴婢,{嫠女換力}面童子嗔可摑。
白頭慶民能記數,前時太守有陰德。
試求園中手栽樹,邊人應作甘棠惜。
老幼事公如父兄,妥貼不敢相干極。
子來別我省塞上,霜風漸著邊樹赤。
塵埃恨絆不得往,安得鑽肩生羽翼。
子今才華筆端富,山川去入風雅國。
黃雲白草牛羊肥,區落雞犬晴歷歷。
將詩寫作聚米圖,歸來為我一指畫。

黃庶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黃庶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書法作品欣賞
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一方

(1).一邊。多指遠處。《詩·秦風·蒹葭》:“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 鄭玄 箋:“在大水之一邊,假喻以言遠。”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 扁鵲 以其言飲藥三十日,視見垣一方人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方猶邊也,言能隔牆見彼邊之人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吳質書》:“今果分別,各在一方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送王仲顯赴瓊筦》詩:“十年五別歲月老,一方萬里音塵稀。”

(2).一處。指所居住的地方。《詩·小雅·角弓》:“民之無良,相怨一方,受爵不讓,至於己斯亡。” 鄭玄 箋:“無善心之人,則徙居一處怨恚之。”《西遊記》第六五回:“經上言三千諸佛,想不是在一方;似 觀音 在 南海 , 普賢 在 峨眉 , 文殊 在 五台 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與人書》之一:“獨學無友,則孤陋而難成;久處一方,則習染而不自覺。”

(3).一個方面;一帶地方。《漢書·終軍傳》:“臣年少材下,孤於外官,不足以亢一方之任。”《南齊書·竟陵王子良傳》:“ 齊 有天下日淺,恩洽未布,一方或飢,當加優養。” 宋 歐陽修 《乞獎用孫沔札子》:“其養練士卒,招撫蕃夷,恩信著於一方,至今邊人思之。”《古今小說·張道陵七試趙昇》:“所以一方懼怕,每年用重價購求一人,赤身綁縛,送到廟中。” 陳沂 《奔襲劉黑七》:“我這下子活捉了他,不僅為我們這一方的老鄉們除了害,我還可以立一個特等功。”

(4).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鮑人》:“信而直,則取材正也;信之而枉,則是一方緩、一方急也。若苟一方緩、一方急,則及其用也,必自其急者先裂。”《晉書·刑法志》:“理者,精玄之妙,不可以一方行也;律者,幽理之奧,不可以一體守也。” 宋 曾鞏 《請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為書札子》:“況於時異事殊,而可以膠於一方之説,泥於一偏之跡哉?”

(5).一種;一類。《慎子·民雜》:“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,盡包而畜之,無能去取焉。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,故所求者無不足也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以死生為一化,以萬物為一方。” 高誘 註:“方,類也。”《西京雜記》卷四:“其有一介之善,一方之藝,居接士之館。”

(6).猶言一種方法。《呂氏春秋·君守》:“今之為車者,數官然後成。夫國豈特為車哉,眾智眾能之所持也,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車也。” 高誘 註:“方,道也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養氣》:“雖非胎息之邁術,斯亦衛氣之一方也。”

(7).一種配方或藥方。《南齊書·虞悰傳》:“ 悰 善為滋味,和齊皆有方法……上就 悰 求諸飲食方, 悰 秘不肯出。上醉後,體不快, 悰 乃獻醒酒鯖鮓一方而已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七九回:“朕得一疾,纏*綿日久不愈。幸國丈賜得一方,藥餌俱已完備,只少一味引子。”

(8).指東西南北四方之一。 唐 李賀 《北中寒》詩:“一方黑照三方紫, 黃河 冰合魚龍死。”

(9).數量詞。用於方形的東西。 唐 曹松 《碧角簟》詩:“八尺碧天無點翳,一方青玉絶纖塵。” 元 吳昌齡 《東坡夢》第一折:“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壺酒,買一方肉。” 元 曾瑞 《留鞋記》第四折:“將繡花鞋一隻、香羅帕一方,揣在小生懷內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湘事記·軍事篇二》:“其時都督印信未刊,隨取草紙一方,上書都督 焦 臨時命令,委任某為標統,某為營官,下蓋四正小印。” 臧克家 《罪惡的黑手》詩二:“有的把巧思運入一方石條的花紋,有的持一塊木片仔細地端詳。”

(10).數量詞。用於田地、土地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種榆白楊》:“種榆法:於其地畔種者,致雀損穀;既非叢林,率多曲戾;不如割地一方種之。” 唐 王建 《上田僕射》詩:“一方新地隔河煙,曾接諸生聽管絃。” 宋 張載 《經學理窟·周禮》:“井田亦無他術,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畫定,使人受一方,則自是均。”

(11).數量詞。指一個方形,猶言一片。 唐 李端 《送從叔赴洪州》詩:“後夜相思處,中庭月一方。” 唐 劉禹錫 《生公講堂》詩:“高坐寂寥塵漠漠,一方明月可中庭。”

(12). 宋 代《方田法》,以東西南北各千步,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。見《宋史·食貨志上二》及《文獻通考·田賦四》。

(13).一面。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。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關於知識階級》:“至於諸君,是與舊的不同,是二十世紀初葉青年,如在勞動大學一方讀書,一方做工,這是新的境遇。”

(14).指事務上相對的兩個方面之一。 孫中山 《民族主義》第四講:“在戰爭的兩方面,一方叫做協商國,一方叫做同盟國。”

(15).一萬的隱語。詳“ 一乾一方 ”。

窟穴

(1).土室。《晏子春秋·諫下十四》:“其不為橧巢者,以避風也;其不為窟穴者,以避溼也。”

(2).泛指住所。 宋 王禹偁 《放言》詩之四:“不向世間爭窟穴,蝸牛到處是吾廬。” 魯迅 《準風月談·秋夜紀游》:“中等 華 人的窟穴卻是炎熱的。”

(3).特指隱士的住所。《韓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。” 漢 荀悅 《漢紀·景帝紀》:“士有伏死窟穴巖石之中耳,安肯盡忠信而趣闕下者哉!”

(4).動物棲身的洞穴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辨祟》:“鳥有巢棲,獸有窟穴,蟲魚介鱗各有區處,猶人之有室宅樓臺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又觀打魚》詩:“日暮蛟龍改窟穴,山根鱣鮪隨雲雷。” 宋 蘇軾 《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韻》之二:“道逢射獵子,遙指狐兔奔,蹤跡尚可尋,窟穴何足掀。”

(5).做窠;盤據。 宋 朱熹 《戊申封事》:“今宮省之間,禁密之地,而天下不公之道,不正之人,顧乃得以窟穴盤據於其間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遺·曆法·算學》:“然戶部胥吏,盡 浙 東巨奸,窟穴其間,那移上下,盡出其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誌四》:“ 滄州 一帶海濱煮鹽之地……袤延數百里,並斥鹵不可耕種,荒草粘天,略如塞外,故狼多窟穴於其間。”

(6).指壞人、匪類盤踞的地方。《後漢書·南匈奴傳》:“設奇數,異道同會,究掩其窟穴,躡北追奔三千餘里。” 宋 蘇軾 《乞將合轉一官與李直方酬獎狀》:“有 汝陰 縣尉 李直方 ,素有才幹,自出家財,募人告緝,知得逐賊窟穴去處。”

(7).地道。《戰國策·齊策五》:“攻城之費,百姓理襜蔽,舉衝櫓,家雜總,身窟穴中。” 鮑彪 註:“謂地道。”《新唐書·康承訓傳》:“ 勛 ( 龐勛 )籍城中兵,止三千,劫民授甲,皆穿窟穴遁去。”

(8).指地域,方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 幽 厲 以往尚矣。所見天變,皆國殊窟穴,家占物怪,以合時應。”

壯士

勇士,心雄膽壯的人;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

壯士十年歸。——《樂府麻集·木蘭詩》

壯士不死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
田橫齊之壯士。——《資治通鑑》

壯士從之。——《資治通鑑·唐紀》

黃庶名句,送李室長慶州寧覲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送周尚書赴滑台

    張祜唐代〕楚謠襦袴整三年,喉舌新恩下九天。鼓角雄都分節鉞,蛇龍舊國罷樓船。昆河已在兵鈐內,堂柳空留鶴嶺前。多病
  • 送湘漕趙蹈中寺丞移憲江東

    戴復古宋代〕持節復持節,因循霜鬢侵。盛衰關大數,豪傑負初心。宇宙虛長算,江湖寄短吟。番陽秋水闊,湘浦未為深。
    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 詩詞名句
  • 宮詞

    張公庠宋代〕中使傳呼喜復忙,盡催歌舞到昭陽。薰爐煙山隨指見,無奈衣輕不受寒。
  • 秋暑夜起追涼

    陸游宋代〕道士磯邊浪蹴天,郎官湖上月侵船。暮年自度無因到,且與沙鷗作後緣。
    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 詩詞名句
  • 感櫻桃花因招飲客

    白居易唐代〕櫻桃昨夜開如雪,鬢髮今年白似霜。漸覺花前成老醜,何曾酒後更顛狂。誰能聞此來相勸,共泥春風醉一場?
    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 詩詞名句
  • 二十四詩品

    司空圖唐代〕綠林野室,落日氣清,脫巾獨步,時聞鳥聲。鴻雁不來,之子遠行,所思不遠,若為平生。海風碧雲,夜渚月明。
    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 詩詞名句
  • 答貢甫酌騏驥池上見詒

    韓維宋代〕金行戰陽暑未北,炎郁填胸汗流液。空堂大祖不可度,欲取清風自湔滌。耽耽華廄列官守,對起二亭嚴案席。天渠
  • 已亥雜詩 126

    龔自珍清代〕不容兒輩妄談兵,鎮物何妨一矯情。別有狂言謝時望:東山妓即是蒼生。
    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 詩詞名句
  • 袖嵐書屋

    乾隆清代〕夷嵏得佳處,書屋築數間。林嵐相環抱,雲霞與往還。西窗糊玻璃,一坐納西山。雨後翠螺濃,騁望省躋攀。鐘聲
  • 灃上精舍答趙氏外生伉

    韋應物唐代〕遠跡出塵表,寓身雙樹林。如何小子伉,亦有超世心。擔書從我游,攜手廣川陰。雲開夏郊綠,景晏青山沉。對榻
幾年羌夷瘡一方,窟穴未掃壯士瘠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