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歐陽炯的《南鄉子》
全文:
嫩草如煙,石榴花發海南天。
日暮江亭春影淥,鴛鴦浴,水遠山長看不足。
畫舸停橈,槿花籬外竹橫橋。
水上游上沙上女,回顧,笑指芭蕉林里住。
岸遠沙平,日斜歸路晚霞明。
孔雀自憐金翠尾,臨水,認得行人驚不起。
洞口誰家,木蘭船系木蘭花。
紅袖女郎相引去,游南浦,笑倚春風相對語。
二八花鈿,胸前如雪臉如蓮。
耳墜金鐶穿瑟瑟,霞衣窄,笑倚江頭招遠客。
路入南中,桄榔葉暗蓼花紅。
兩岸人家微雨後,收紅豆,樹底纖纖抬素手。
袖斂鮫綃,采香深洞笑相邀。
藤杖枝頭蘆酒滴,鋪葵席,豆蔻花間走坐晚日。
翡翠??,白蘋香里小沙汀。
島上陰陰秋雨色,蘆花撲,數隻漁船何處宿。
參考注釋
耳墜
婦女佩戴的下垂的耳飾。 後蜀 歐陽炯 《南鄉子》詞之五:“耳墜金環穿瑟瑟,霞衣窄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三一回:“猛一瞧,活脫兒就像是 寳兄弟 --就是多兩個耳墜子。” 蕭紅 《小城三月》:“帶穗的耳墜子,洋手錶,樣樣都有了。”
金鐶
見“ 金環 ”。
瑟瑟
(1) 形容風聲或其他輕微的聲音
秋風瑟瑟
潯陽江頭夜送客,楓葉荻花秋瑟瑟。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並序)》
(2) 形容顫抖
瑟瑟發抖
霞衣
(1).以雲霞為衣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和劉中書仙詩》之二:“殊庭不可及,風熛多異色;霞衣不待縫,雲錦不須織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惜晚春應劉秘書》詩:“霞衣已具帶,仙冠不持簪。”後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。 唐 張籍 《送宮人入道》詩:“名初出宮籍,身未稱霞衣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祖餞都門》:“念卑人已服霞衣,我荊妻亦頂星冠。” 清 葉申薌 《本事詞》:“門啟,有人引入堂宇,見二仙子,璚冠霞衣。”
(2).喻輕柔艷麗的衣服。 唐 李嶠 《舞》詩:“霞衣席上轉,花袖雪前明。” 宋 柳永 《荔枝香》詞:“金縷霞衣輕褪,似覺春遊倦。”《詩刊》1977年第10期:“你是 北京 飛來的孔雀,開屏起舞在歡騰的草原。綠色的風,拂你霞衣,吉祥的云為你撐傘。”
(3).指雲霧、煙霞。雲能遮,霧能障,故稱。 唐中宗 《石淙》詩:“霞衣霞錦千般狀,雲峯雲岫百重生。” 唐 孟郊 《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後奉寄》詩:“曉渡明鏡中,霞衣相飄颻。” 前蜀 牛希濟 《臨江仙》詞之二:“石壁霞衣猶半掛,松風長似鳴琴。”
(4).指輕柔美麗的外表。 南唐 陳陶 《竹》詩之五:“迸玉閒抽上釣磯,翠苗番次脫霞衣。”此指筍籜。 金 元好問 《梨花海棠》詩之二:“窈窕春風前,霞衣欲輕舉。”此指花瓣。
江頭
江邊,江岸。 隋煬帝 《鳳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頭,正見鯉魚波上游。” 唐 姚合 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詩:“江頭斑竹尋應遍,洞裡丹砂自採還。” 元 沉禧 《一枝花·詠雪景》套曲:“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,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。” 蘇曼殊 《碎簪記》:“又明日為十八日,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。”
遠客
(1).遠方的來客。《楚辭·九辯》:“去鄉離家兮徠遠客,超逍遙兮今焉薄?” 宋 蘇軾 《和子由除日見寄》:“府卒來驅儺,矍鑠驚遠客。” 豐子愷 《作客者言》:“而今天我是遠客,別的客人都是主人請來陪我的。”
(2).茉莉的擬人戲稱。 宋 龔明之 《中吳紀聞·花客詩》:“ 張敏叔 嘗以牡丹為貴客……茉莉為遠客,芍藥為近客,各賦一詩, 吳 中至今傳播。”參見“ 十客 ”、“ 十二客 ”。
歐陽炯名句,南鄉子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