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黎善夫的《挽趙秋曉》
全文:
十載荒村共亂離,雲龍上下憶追隨。
生前已飽撞鐘問,死後方傳覆瓿詩。
此夕巷歌誰忍發,他年鄰笛自應悲。
傷心豈為幽冥負,重為斯文一涕洟。
參考注釋
傷心
心裡非常痛苦
別為這事傷心
幽冥
(1) 昏暗;暗昧
視之無形,聽之無聲,謂之幽冥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
(2) 指陰間
冤魂痛於幽冥。——《後漢書·袁譚傳》
倘或天門閉上,你還說幽冥文書送到兜率宮去的。——《西遊記》
斯文
(1) 指文化或文人
帶幾個近侍官,都扮作斯文模樣,一同信步出城。——《警世通言·俞仲舉題詩遇皇上》
斯文崔魏徒,以我似 班楊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壯遊》
(2) 溫文爾雅
我俊秀,我斯文,不比師兄撒潑。——《西遊記》
涕洟
(1).眼淚和鼻涕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將軍 文子 之喪,既除喪,而後越人來弔。主人深衣練冠,待於廟,垂涕洟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自目曰涕,自鼻曰洟。” 漢 馬融 《長笛賦》:“僬眇睢維,涕洟流漫。” 唐 孟郊 《秋懷》詩:“老泣無涕洟,秋露為滴瀝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秀姑》:“ 秋羅 導女潛出,相持嗚咽,各有涕洟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商鞅》:“而世之仁人流涕洟以憂天下者,猥以法家與刀筆吏同類而醜娸之。”
(2).涕淚俱下;哭泣。《易·萃》:“齎咨涕洟,無咎。” 高亨 註:“咨借為資……齎資涕洟,弔他人之喪之象也。” 唐 陸龜蒙 《田舍賦》:“今則陽亢而驕,苗渴而萎,十穗百粒,穫夫涕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祭周幾道文》:“孰知君子,赴我稱孤?發封涕洟,舉屋驚呼!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香玉》:“﹝ 黃生 ﹞恨極,作《哭花詩》五十首,日日臨穴涕洟。”
黎善夫名句,挽趙秋曉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