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沈彬的《吊邊人》
全文:
殺聲沈後野風悲,漢月高時望不歸。
白骨已枯沙上草,家人猶自寄寒衣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殺聲
(1).古代指音樂中的肅殺之聲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樂律一》:“聲之不用商,先儒以謂惡殺聲也。黃鐘之太蔟,函鍾之南呂,皆商也,是殺聲未嘗不用也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只見殺聲在絃中見,敢只是螳螂來捕蟬。”
(2).殺伐之聲,交戰時喊殺之聲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爭位》:“俺只道塞馬南來把戰挑,殺聲漸高,卻是咱兵自鏖。”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章:“ 曹變蛟 聽見北邊的殺聲暴起,立刻督催諸軍加速前進。”
沈後
落後。 宋 范仲淹 《上張侍郎啟》:“詎興沉後之嗟,尚冀騰夷之遇。”
漢月
(1). 漢 家或 漢 時的明月。 南朝 陳 張正見 《明君詞》:“寒樹暗胡塵,霜棲明 漢 月。” 唐 李賀 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空將 漢 月出宮門,憶君清淚如鉛水。”
(2).借指祖國或故鄉。 唐 杜甫 《前出塞》詩之七:“已去 漢 月遠,何時築城還?” 唐 范攄 《雲溪友議》卷九:“萬里隔關山,一心思 漢 月。”
時望
(1).當時的聲望。《晉書·桓沖傳》:“ 謝安 以時望輔政,為羣情所歸。” 陳毅 《滿江紅·游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》詞之九:“守紀律,好榜樣;走私絶,負時望。”
(2).指當時有威信有聲望的人。《晉書·桓沖傳》:“或勸 沖 誅除時望,專執權衡。” 宋 曾鞏 《寄致仕歐陽少師》詩:“龍臥傾時望,鴻冥聳士倫。”《資治通鑑·晉安帝隆安元年》:“ 王緒 説 國寶 矯相王之命召 王珣 、 車胤 殺之,以除時望。”
不歸
(1).不返家。《詩·豳風·東山》:“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。” 清 蒲松齡 《司文郎》:“又聞次年再行鄉試,遂不歸,止而受教。”
(2).不歸還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盜戶》:“詎惡久假不歸,霸為己有。”
沈彬名句,吊邊人名句